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八十九章 德國的準備

  德軍在一線也有一個團防守,兩個師的火炮雖然不多,但是差距也不是特別大。

  就這樣,佔據防守優勢的德軍,被數量差不多的華夏人,輕而易舉的攻佔了陣地。

  這麼一來,原本德國的防禦計劃就必須做更改,戰線調整,進攻計劃調整,應對華夏人明年到來的攻擊。

  如果在戰爭初期,這沒問題,但現在是戰爭後期了,德國分不出足夠的軍隊同時進行調整防線和進攻。

  甚至連訓練新戰術,也被侷限於十個師以下——這是資源不足造成的。

  魯登道夫是一個很大膽的人,布魯西洛夫攻勢再東線發起了一次成功進攻後,魯登道夫立馬在西線復刻了一次同樣的攻勢。

  如果不是戰鬥已經進入拉鋸戰時期,到處都是塹壕鐵絲網,阻礙著他的進攻速度,在戰爭初期,他真的可能達成他的戰略計劃。

  ……

  十月中旬開始,天氣開始變得捉摸不定,今年的歐洲是一個冷冬。

  英法和德軍都不得不停下來,準備儘可能蒐集更多的過冬物資。

  這時,一個巨大的打擊落在了德國人身上。

  十月二十四日,在英國人的努力下,保加利亞王國公開發錶停戰聲明,雙方簽訂協議,保加利亞退出戰爭。

  因為保加利亞退出戰爭時,還沒有其他協約國軍隊駐紮在其領土上,所以和奧斯曼帝國的停戰協議比起來,條件並不算苛刻。

  一、保加利亞停止作戰,復原軍隊。

  二、割讓約七萬平方公里給塞爾維亞和希臘。

  三、賠償二十五億金法郎。

  四、保加利亞警察和陸軍總數不得超過五萬五千人,不得擁有海軍和空軍。

  其實保加利亞此時在戰場上正呈現優勢,雖然攻不動了,但是還牢牢佔據著佔領的塞爾維亞、希臘等國的國土。

  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投降停戰,特別是如此苛刻的條件。

  但是,保加利亞國內頂不住了,這次不僅是物資,還有人口。

  保加利亞總人口只有四百萬,大部分為農民,工業規模很小,作戰武器彈藥來源主要靠德國和奧匈援助。

  而僅有四百萬人的保加利亞,在一戰中爆兵近百萬,平均三個人就要供養一個士兵戰鬥,其中還包括老人和小孩兒。

  窮兵黷武的典故,吳國也才以二百三十萬人口爆兵二十三萬,另有三萬兩千官吏和五千後宮,加起來也夠不上這個比例。

  在德國的情況每況愈下後,保加利亞能收穫的物資供應也越來越少,民眾的負擔就越來越重。

  最終,越來越沉重的負擔引發了保加利亞人的反對,起義軍出現。

  裴迪南一世為了鞏固好自己的位置,不得不下令停止戰爭,調動軍隊鎮壓叛亂。

  這麼一來,保加利亞再也無法繼續戰鬥下去。

  特別說明,裴迪南一世其實是個背鍋俠,保加利亞人是支持參加一戰的,不然誰也無法動員總人口四分之一的兵力。

  所以,最終裴迪南一世並沒有得到過多的懲罰,只是讓位給自己的長子,然後出國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