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七十章 協約國的混亂(一)

  公佈華夏帝國停止進攻的原因,絕對會在英國引發一次巨大的政壇動盪,政客們就能趁機攝取利益,還不用直接得罪人。

  華夏帝國的籌碼就是能決定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在什麼地方公佈這個問題。

  事情已成定局,現在英國改口也已經改變不了什麼了。

  …………

  “根據情報顯示,在奧斯曼帝國前線的華夏帝國軍隊已經停留了接近一個月,沒有發起任何一次進攻。”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根據我們從奧斯曼貴族口中得到的消息,在我們向華夏人透露消息的前一天,華夏帝國還在對城中進行炮擊。”

  “先生們,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我們有麻煩了。”

  貝爾福叼著雪茄站在窗臺邊上,神情平淡的說道。

  房間中還有好幾個人,都是自由派中,同情錫安主義或者政治上同情錫安主義的人,貝爾福就是他們的老大。

  “我們就不應該透露這個消息給華夏人,等我們達成既定事實之後,那些華夏人難道還敢明著違抗大英帝國不成。”這是一個猶太裔英國人。

  “那樣的事是根本不可能的,違背外交部的外交慣例,我們只是在按程序做,必須這樣不可。”身邊一個老頭反對到。

  “艾伯先生說的沒錯,不告知盟友便直接採取行動,除非是得到首相的授權,不然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貝爾福轉過頭贊同道。

  “現在的問題是,沒想到華夏人的反應這麼強烈,就是不知道他們是在逼英國表態,還是將巴勒斯坦地區當做自己的土地看待了。”

  “華夏人,和俄羅斯人一樣,對土地充滿了貪婪。”

  貝爾福說道最後,面目也逐漸變的猙獰。

  前不久,喬治·勞合接替阿斯奎斯出任首相,重新組閣,他從海軍大臣的位置換到了外交大臣,平時算是升級了,但是在戰爭時期,不太好比較。

  貝爾福曾經在1902年至1905年擔任首相,不過因為後來內閣分裂,跳出了政黨的圈子。

  對了,其本人還是三度擔任英國首相的索爾茲伯裡侯爵的侄子,真正的權貴,真正的名門望族。

  不過,現在他遇到了困難。

  “這件事傳出去的話,對於我們的打擊會很大,我們要不要再和錫安主義者們談談,我總覺得,羅斯柴爾德先生此行不會很順利。”老頭嘆了口氣,對於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

  貝爾福有機會趁著這次和錫安主義者合作帶來的資源,再進一步,未來有可能重新回到首相的位置——就像他的叔叔一樣。

  所以,老頭才下注貝爾福,畢竟喬治·勞合能看到的人太多了,而貝爾福這邊競爭就小很多。

  等貝爾福再次擔任首相的那天,他們這批投資者就能分個好位置,最重要的財政部和外交部拿不到,其他沒那麼重要的位置總能分一個。

  
  想的是很美好,但是沒想到華夏人的反應太過激動了。

  “我讓駐華大使西里爾和華夏帝國進行了多次溝通,大體摸清楚了華夏帝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