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二十五章 進攻暫停

  然後在華夏的轟炸下,第六集團軍的一個又一個重要設施被轟炸,因為各類設施建設時從未考慮過轟炸問題,所以華夏人的轟炸效果出奇的好。

  軍火倉庫、運輸線路、指揮部、兵營等設施在正式接戰之前就被摧毀,第六集團軍集中力量就是在送菜。

  沒了這些設施,憑藉戰士的勇氣,奧斯曼人最多能守住華夏人的第一波攻擊,很快就會因為彈藥耗盡得不到補給而不得不進行近戰。

  然後在近戰中被華夏人的輕機槍、霰彈槍、手槍、手榴彈等打散。

  所以東線奧斯曼第六集團軍一直在退,第三師僅僅憑藉一個師就一直追著一個集團軍打。

  “汽車在沙漠上行駛的故障率確實有些高,而且滿載貨物後還不能拉重裝備。”

  “而且附近也沒有加油站,汽車要用的汽油,都得從阿拉伯一點一點的用汽車運過去,這麼長的距離,損耗很大。”

  “奧斯曼人的第四集團軍還是挺聰明果斷的,不像咱們面前的第六集團軍,行動遲緩、猶豫不決。”

  黃正方看著地圖上,奧斯曼人三天撤了二百公里的示意圖,忍不住感嘆道。

  在平原上,摩托化部隊一天行軍一百公里那是不達標的,標準的一天行駛個二百公里左右才算正常。

  但是那是在平原,卡車能夠隨意超載,糧食補給也能“就地徵集”一部分,後勤壓力較小。

  而在沙漠中,一天行軍一百公里,對於華夏來說有些超綱了,要知道這不是三五個人,而是三個師五萬多人,沙漠中維持五萬多戰鬥部隊的補給,消耗十分巨大。

  別的不說,光是每天的淡水補給所需要的運力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佔領的那些小鎮的水井根本不能滿足大軍所需,還得用水車從後方運。

  人一天不喝水只會覺得口渴,在沙漠的高溫中工作的機器,一天不喝水他就敢罷工。

  所以西線的部隊根本不能進行高速穿插和迂迴作戰,因為他們離不開後勤補給線,補給線延伸的速度決定了進攻的最高速度,一天行進幾十公里那就是進步神速了。

  頂多有幾支精銳小規模部隊能夠獲得資源傾斜,攜帶大量車輛帶足補給物資高速衝鋒,追上奧斯曼人並吃掉一部分,但是對於整體戰局沒有影響。

  數十萬人的大戰中,一兩個營或者團規模的部隊,砸進去水花都冒不出來一個。

  “西線物資供應主要依賴海法港和圖賴夫,海法港佔有港口的便利,但是向東沒有進行道路修整,運輸困難。”

  “圖賴夫到科威特有公路相連接,運輸效率還行,但是運輸路線較長。”

  “奧斯曼人這麼一跑,倒是掌握了戰場主動權,同樣是奧斯曼人,指揮官的差別是真大。”參謀長也有些看不上當面之敵的指揮官。

  “兵峰就要到大馬士革了,也是一個省級首府,奧斯曼人應該不會一退再退了。”

  “不過這邊是山區,和他們在山區裡打,困難很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