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65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

 但考慮到哪怕是模擬核爆也不可能天天都做,因此實際上就是最高。 

 所以,參與項目的30個課題組近200號人,被常浩南分別安排在了京航大學超算中心和計算所的科研樓裡面。 

 然後每天下午,都會由計算所方面派出專人將一些無法內部解決的問題和階段性成果集中起來,通過人肉攜帶硬盤的方式交給常浩南,再把前一天的反饋結果拿回去…… 

 應該說,這是常浩南重生之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體會到什麼叫“集中力量辦大事”。 

 畢竟之前他解決的那些問題,實際上都並沒有需要動用多少資源,大多數時候一個廠所級別的單位也就解決了。 

 儘管這一次也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但是在領導層面上,還是涉及到了科工委、國家科委、經貿委和計委等諸多部門的協調。 

 能這樣一路把綠燈開下來,並不容易。 

 總之,這段時間的常浩南幾乎足不出戶,日子過得忙碌且充實。 

 直到7月16日這一天。 

 他接到了一通直接從國防科工委打過來的電話,讓他當晚去參加一場會議。 

 並且來接他的專車已經在路上了。 

 電話不是來自丁高恆或者懷國莫本人,而是科工委的辦公室。 

 因此這絕非一次稀鬆平常的私人會面。 

 對方自然不可能在外線電話裡面直接提及會議主題,但既然提前幾個小時才通知到,想必是什麼緊急事件。 

 常浩南簡單回憶了一下,並不記得1997年7月中旬發生過什麼大事。 

 他把今天手頭剩下的一些工作交給徐洋,又通知計算所那邊今天下午不用過來了。 

 隨著開發進度的不斷加深,項目組成員的能力水平,以及對於軟件本身的瞭解程度也逐漸升高,每天送到常浩南這裡來的問題,以及從軟件中找出來的bug已經大大減少。 

 要是擱在一個星期之前,常浩南甚至不敢這樣放下半天的工作。 

 第二天非得爆炸了不可。 

 …… 

 當常浩南趕到科工委,又梳洗一番換上一套稍微正式一些的衣服走進會議室的時候,長條形會議桌的周圍已經坐滿了大概一半的人了。 

 他不動聲色地環顧一週,發現自己只能認出來坐在首位的丁高恆、左手邊第一位的懷國莫,以及航空工業總公司的董事長梁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