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 倭寇狼子野心




趙駿搖搖頭道。



“哦?”



眾人納悶。



宋綬不解道:“如何瞧出?”



“因為是我挑動的。”



趙駿指著自己,笑道:“我在日本安插了皇城司,與日本各地一些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的豪族貿易,鼓動他們自立為王。”



“你想滅日本?”



范仲淹皺起眉頭。



現在大宋才剛剛擊敗遼國,兵馬雖然強盛,可遠征日本就不好說了。



一來太遙遠,從杭州出發,直線距離都有八百多公里,即便無風無雨的情況下,也得一個多月的時間。



像鑑真東渡,是753年11月16日出發,一直到12月20日才抵達日本薩摩藩,也就是鹿兒島。



而大宋要去的石見更遙遠,即便熟悉航線,一般也至少得一個半月才能到。



二是路程非常危險。



不提後來蒙古幾次欲滅日本遭遇的颱風,光說這些年宋日貿易,來往船隻當中,也有很多遭遇不測。



也就是大宋佔據了濟州島,可以走相對安全的北路前往日本。



但即便是北路,中間也有四五百公里的距離沒有任何島嶼停靠,只能靠天文參照物和指南針辨別方向。



宋日貿易開展到如今足足有九年,這九年間因在大海上迷失方向而失蹤的船隻不勝枚舉。



因此哪怕海貿收益巨大,走一趟就收穫頗豐,江浙地區除了那些窮得實在走投無路的人,往往都不會選擇冒險出海。



所以綜合這兩點,如果對日本大規模用兵的話,唯一的方法就不是海軍出征,而是陸軍先抵達高麗,用船隻把士兵運到對馬島上,以對馬島為前線,朝鮮為後方,展開對日本的本土進攻。



否則的話,直接讓海軍出征就是在賭運氣。運氣好無風無浪,或許能安全抵達日本。運氣差一點,忽然風雲變色,那整個海軍都有傾覆的風險。



可如今大宋才把海軍建起來,都還沒有下南洋呢,直接這麼幹風險太大了。但走陸路的話,耗費的國力又非常大,還得與高麗那邊溝通,估計高麗也得怕他們假道伐虢,確實不可取。



“那倒沒有。”



好在趙駿聽到范仲淹的話,搖搖頭道:“我雖然恨這個國家,可還沒有喪失理智。現在去滅日本,真就是吃力不討好。等再過十幾年,我蒸汽輪船遍地的時候再去也不遲。”



“嗯,這才是對的,明明可以再發展幾年科技力量,讓國家更加強盛,攻打起來更能減少傷亡,又何必急於這個時候,耗費國力不說,還有巨大風險。”



范仲淹見趙駿很理智,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晏殊納悶道:“那既然你不打算滅日本,又挑動他們內亂,又派鐵甲艦去,這”



他說著,沉思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道:“漢龍這一招棋遠啊。”



“還是拉日叔懂我。”



趙駿與他對視一笑,似乎盡在不言中。



然而其餘人卻是一頭霧水。



張士遜老邁,思路跟不上了,不解道:“你們到底在打什麼啞謎,說來聽聽,別藏著掖著。”



晏殊說道:“你們怎麼還不懂啊,漢龍是要一邊保證日本國內內亂,國力衰敗。一邊又要保證我們在日本的利益,防止因為內亂而終止貿易和金銀礦產的流出。”



“原來如此。”



這下眾人就恍然大悟了,也確實不怪他們。



一個個老頭子都七老八十,雖然政治經驗豐富,可年紀擺在這裡,有時候思路慢,沒有立即轉過彎來也正常。



“日本這個國家,狼子野心,必須要儘早滅亡才行。”



趙駿說道:“而且我料定他們應該不會任由我們與他們自由貿易,恐怕會從中作梗,甚至中斷我們的貿易也說不定,這就嚴重威脅到我們的利益了。”



“為何?”



李迪不解道:“如今我大宋擊敗遼國,恢復漢唐雄風,他們安敢如此放肆?”



“原因很簡單。”



趙駿伸出食指比個一道:“首先對馬島被我大宋佔據。”



“此島雖是日本國土,可我們卻花錢與當地人租借了,有契約合同在,我們就有理由,他們能耐之如何?”



賈昌朝說道:“何況我們在此駐軍,是以防止貿易被海寇襲擊為名,當時還遣使去了日本見了他們的天皇,難道他們要撕毀契約嗎?”



這次寧海軍接到的軍令是以保護貿易航行為由啟程前往日本。



事實上大宋在對馬島駐軍,也是藉著保護高麗、日本貿易的名義,有一個正當理由在。



當時日本還抗議過這個情況,派人上島與宋軍交涉。



然而宋軍卻提前籠絡了島上居民,花錢購置島上的土地,以駐軍場地是購買的,有契約憑證為由,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



後來大宋擊敗西夏和遼國,並且主動遣使過去,日本後朱雀天皇接待了他們,在一些得到利益的日本權貴勸說下,後朱雀天皇最後也只能無奈接受現實,不再抗議大宋駐軍對馬島的事情。



畢竟後朱雀天皇也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藤原家還處於嚴重內鬥階段,都無暇管對馬島的事情,看在石見銀礦分了很多利益給他們的份上,也只能先如此再說。



所以大宋手裡是握有大義名分的,現任的後冷泉天皇想要撕毀契約,那不就是惹怒大宋,給大宋進攻他們找個藉口?



然而趙駿卻搖搖頭道:“你們以為我忘記了後世的仇恨?但其實我一點都沒忘記,這些年我讓皇城司一直在日本活動,收集他們的情報,我分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