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宋遼保塞決戰

卯時末辰時初,陰雲暗日暮靄中,天地慢慢地變白,從灰霧朦朧裡,視野變得日益開闊。

隆冬十二月,河北並未下雪。但狂風呼嘯,天氣變得十分寒冷。

宋軍士兵一大早就起來做早操活動筋骨,連綿十多里的營寨各類哨聲、鼓聲絡繹不絕,操練的聲音此起彼伏,聲勢震天。

如今宋軍士氣正旺,反觀遼軍那邊則暗淡了許多,除了那兩發火炮造成的恐懼以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從九月份南下,遼國那邊物資準備得比較倉促,冬衣並不齊全。

將士們還穿著秋衣,秋衣也很保暖,但隨著天氣越冷,草原以及幽州北方漸漸下起雪,溫度越來越低,秋衣的作用就小了許多,讓他們難以承受這冰寒。

耶律宗真知道不能再拖下去,范仲淹可以不急但他急。拼國力拼消耗拼不起,強硬攻城攻不下,那就只能選擇與對方在野外嘗試決一死戰了。

隨著蒼涼的號角聲迴盪在遼軍營寨,離保塞城池十多里地外的金臺驛遼軍大營突然從死一般的沉寂中甦醒起來,乒乒戰鼓聲、哞哞號角聲、叮噹鑼鼓聲、尖銳口哨聲,在各營中不停迴響。

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從夯土寨牆的垛口後面冒出頭,弓上弦刀出鞘。

到處都是鐵甲葉子呼啦嘩啦的碰撞聲、焦急惱怒的催促聲、齊整整的吶喊聲,還有簡短急促的號令聲、尖銳的警哨聲以及咚咚腳步聲,都讓寨牆上下亂成一鍋粥。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成群結隊的遼軍士兵就在各自的首領帶領下出了營寨,於寨外結成軍隊。

這些士兵著裝不一,陣型也較為零散。基本上是遼國的部族軍、南京州縣漢軍、渤海軍以及其餘屬國軍,種類複雜,兵種繁多,以步卒為主。

而遼國最精銳的騎兵是朝廷宿衛軍,又名為皮室軍。

他們在打野外遭遇戰時是主力,打城池戰中則是後方監督,一旦步卒攻破城池,皮室軍就會一擁而上,將城池裡的一切財物洗劫乾淨。

是的。

這就是遼國的打仗以及後勤方式。

遼國不依賴後勤補給線,也不會給士兵們發糧餉,士兵收入來源只有兩個——“打草谷”和“犒軍錢”。

前者是縱兵搶劫,後者則是獲得勝利之後,把戰利品分發給士兵,充當犒軍賞賜。

所以遼國士兵打打四處劫掠的順風仗還行,一旦遇到那種堅壁清野,野外沒什麼東西搶,打那種堅硬的城池又攻不下來的情況,軍心士氣就會跌落到谷底。

遼興宗耶律宗真此時騎在馬背上,二十餘歲的年紀身強力壯,目光望向遠處山坡下的浩瀚如海洋般的軍隊,眉宇間沒有一絲喜色。

現在遼國前期準備的糧草已經用得差不多,又從宋軍與宋國百姓那搶不到食物、財物,原本士氣高漲想跟著他找宋國這快肥肉狠狠地咬一口的遼國上下士兵,都已經失望透頂。

這下搞得耶律宗真都後悔了南下的決定。

裝聾作啞,等宋國那邊的情況就好。如果宋國繼續繳納歲貢,權當無事發生。要是他們不再繳納歲貢,他還可以指責宋國撕毀盟約,再與李元昊聯合南下。

但李元昊此時被打殘,不能幫他牽制宋國西北的兵力,現在自己顯然有點獨木難支。打又打不破,攻又攻不下,真就是左右為難。

眼下也只能拼一把,殊死一搏。打贏了回家繼續喝酒吃肉,等著宋國送錢。打輸了萬事皆休,基本涼涼。

“出發!”

耶律宗真也不是個瞻前顧後的人,既然做了決定,那就貫徹到底。

他手中舉起了象徵遼國皇帝的寶刀,向身邊負責傳遞消息的塘騎喝道:“告訴將士們,此戰若勝,河北之地,縱馬隨意他們劫掠。若是敗了,我們就只能撤回草原吹冷風。今年能否過個好年,就全看這一戰!”

“是!”

塘騎們紛紛勒轉馬匹,前往山下傳遞消息。

緊接著山坡上的大纛旗幟開始搖動,下方各部落首領見到之後,便開始催促著本部落的士兵向前進軍。

其餘塘騎也是一傳十十傳百,四散而去,把耶律宗真的命令傳達給各處將領。

遼軍一路往西南方向,他們並不是要朝那邊的保塞城去,城池上夾著的大炮已經將遼國士兵嚇破了膽,現在再讓他們去進攻保塞,那無疑是會讓全軍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