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九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


宋代對於上書彈劾這件事情是極為看重的,特別是仁宗時期的官員們,多為清流。如果有宰相被人彈劾,即便沒有實質證據,也往往要上書請貶,然後自己辭職走人。

 
這幾乎是宋朝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仁宗朝有二十三個宰相,其中十五位都是被彈劾罷相或者被彈劾自己辭職下臺,可見規矩之森嚴。

 
所以呂夷簡被當眾彈劾,這個時候他應該做的是上疏自辯,然後向皇帝請辭,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呂夷簡是個權力慾望很大的人,歷史上他雖然與范仲淹進行了辯論,引發了轟動朝野的朋黨攻訐之事,可他並未上疏請辭,而是仗著仁宗庇佑,將范仲淹和支持他的人全都貶官。

 
這一行徑使得他的風評急轉直下,受到朝野非議,以至於後世把他當成了奸臣。

 
實際上呂夷簡併不壞,只是他權欲心太大了而已。

 
此刻就在趙禎準備把范仲淹提為陝西路運轉使的關鍵檔口,范仲淹忽然彈劾宰相,令滿朝震驚,更令呂夷簡措手不及。

 
他與趙禎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駭以及遲疑不定。

 
現在怎麼辦?

 
還能夠繼續任命范仲淹為陝西路轉運使嗎?

 
兩個人都在心裡給這件事打了個問號。

 
范仲淹權知開封府,是從四品。

 
而他要去擔任的陝西路轉運使是正三品,屬於升遷。

 
並且還不是散官或者虛職升遷,是職事官,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結果任命還沒下達,范仲淹卻公然率先彈劾宰相。

 
要是硬著頭皮繼續把范仲淹提到陝西路轉運使的職位上,那呂夷簡還幹不幹了?

 
這邊范仲淹剛彈劾了呂夷簡,朝廷就升他為陝西路轉運使,不提呂夷簡宰相的威嚴何在,單說這無疑會開個先例,讓人誤以為彈劾宰相就能升官。

 
結果就是呂夷簡必然會被群起而攻,無數彈劾如雪花般飛到趙禎桌上,呂夷簡到時候也只能是黯然下臺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想完成把范仲淹調去西北當轉運使的工作安排,首先得幹掉趙禎的肱股之臣,還是一路陪他走來,情如師徒的呂夷簡,這讓趙禎怎麼接受得了?

 
可要是不罷呂夷簡的話,那范仲淹肯定就沒辦法去陝西了。至少得先貶他的官以示懲戒,然後才能以後再找藉口把他調去西北。

 
這怎麼辦?

 
“陛下!”

 
呂夷簡權力慾望如此之大,自然不願坐以待斃,立即反擊道:“范仲淹信口開河,胡言亂語,臣絕沒有任人唯親。”

 
范仲淹說道:“陛下,西漢成帝信張禹,終釀王莽之亂。唐朝玄宗信李林甫,以令安史為禍四方。臣恐今日朝廷有張禹、李林甫也,若陛下不能定朝廷官員升降之次序,那這朝廷到底是丞相的朝廷,還是陛下的朝廷。”

 
誅心之言!

 
呂夷簡臉色大變,連忙反駁道:“自周公設百官,劃定職責,分掌天下事。百官各司其職,由宰相統領,效忠天子。天子不能親歷天下事,宰相及百官本就應為天子分憂,若有宵小好高騖遠,越職論事,禮制崩壞,則天下亂矣。”

 
“周公設百官定禮制,天下人人守禮則天下安,然若大臣亂政,不守禮制,小臣定當盡節用命,以求陛下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