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560章會試第三場,什麼叫策問?



            二月十五那天,考生們進場時的臉色明顯輕鬆了很多。

若說第二場還有點忐忑的話,那第三場時,命運就已經決定了。

徐鶴第二場時懷疑吳興邦在搞事情,所以回去後鄭重提醒了謝良才和歐陽俊二人,一定不能鬆懈。

即使是第三場,也要拿出首藝的專注來寫。

到了第三場,剛搜檢完坐下,沒多久,第三場的試卷就發了下來。

這會兒,就算是髮捲子的小吏們,臉上也沒了第一場時那種如臨大敵的感覺了。

他們笑嘻嘻地髮捲,有的時候還跟考生說笑一兩聲,巷道里的御史和號軍見到這種情況,也沒人去管。

等徐鶴拿到卷子時,試卷上洋洋灑灑好多字。

第三場考的是【策】,一共有五道題。

策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問題,漢朝試士,以政事、經義等設問,寫於簡策之上讓應試者對答,所以叫策問。

後世的名詞【對策】來源就是這裡。

漢文帝前元十五年九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言諫者,親策於廷。

對策者百餘人,晁錯考為第一,由太子家令擢升為中大夫。

這是華夏曆史上的策論之始。

漢武帝時,詔策問賢良。

其後公孫弘、董仲舒都以策進。

策分為兩種,對策之外還有射策。

對策是由皇帝公開命題,讓應試者回答。

射策則將若干題目做成題簽,由應試者隨意抽取,抽到什麼題目就回答什麼題目。

董仲舒以對策為江都相,兒寬以射策補太常掌故,都是漢代以試策衡士的著名案例。

到了隋朝,科舉試策才有了雛形。

隋煬帝你說他是個昏君,但其實是個很有能力、很有作為的皇帝。

他始設進士科,就是用試策取士。

所以,科舉制度剛剛開始出現時,其實策才是考試的內容。

到了本朝,太祖提出科舉中要“策以經史時務,以觀其政事。”

所以,試策在本朝時鄉試、會中單獨拎出來考試的重要項目。

不僅鄉試、會試要考,殿試也要考。

一般試策,少則三題,多則五題,一般取中,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