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405章 首藝

 相比於童子三試,鄉試的規矩可就多了去了。

 謄正時字跡務必端正工整,題目和正文都是有規定的格式的,不能胡寫。

 比如文章試題上,不許加奉試字,整卷務必依所出題目次第楷書,不允許寫草書。

 文章需要回避御名、廟諱、也不能把自己的個人信息透露出來。

 試卷謄正後,不屑音注、塗抹修改的全都要貼在至公堂外,謂之堂貼,當然,這是交卷後的事情,考生自己是不知道的。

 但是閱卷官看到這些問題,絕不可能再看你的卷子,直接貼出,你這科也就算是廢了。

 八股不寫完的貼出,股束有錯漏的貼出。

 還有,你這文章寫了多少字,那在謄正的卷子右下方,還要用小楷寫明添了幾個字,不能寫錯,也不能以少報多,因為科考的制義都是有字數規定的,少些了……貼出。

 今天是頭場,七篇八股文,這七篇文章裡,開頭和結尾不能相同。

 比如你這七篇文章的開頭裡有一篇用【夫】這個字。

 那剩下六篇就不允許再用這個字了。

 再比如,你有個文章結尾用了“勝矣”,最好結尾也別用這兩字。

 如果七篇文章出現類似問題,那試卷……貼出。

 貼出的卷子是沒有取錄希望的。

 所以徐鶴在檢查時,要對照腦海中的條條框框一一比對。

 出現問題就要修正。

 這裡千萬不能大意,因為有的變態的要求,不是你臨場發揮,興奮異常時能夠發現的。

 徐鶴檢查了一遍後,果然發現了兩道《詩》的卷子裡,他都用了【蓋】這個字作為開頭。

 所以任何年代,考試後檢查試卷的流程是很必要的,不能偷懶。

 天色擦黑,號軍們給每個號舍裡還在奮筆疾書的生員們發了三支蠟燭。

 照例,蠟燭燒完,考試結束,鄉試的【不繼燭】那才是真正的不繼燭呢。

 第二根蠟燭燃燒還剩個小指頭骨節長短時,徐鶴完成了鄉試的第一場。

 走出貢院,徐鶴不知不覺中,已經累得頭暈目眩。

 啥也不說,找到丁澤,回去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