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210章 蘋果天尊

如今他單靠一支炭筆,也能將那些後世例法之圖描得惟妙惟肖,看的龐統羨慕不已。

孔明幾乎是個全才,他是知道的。

在南陽時,臨帖、撫琴、丹青等都親眼見過,甚至天氣炎熱時還能下河游上幾個來回。

那時龐統就驚歎過孔明的精力似乎無窮無盡。

而如今,看著孔明掏出了一個被打薄的石條比在紙上,三下五除二下便將一個投石機的繪圖反絲毫不差的繪在了紙上。

然後還有閒心再換毛筆,蘸墨後工工整整書上“扭力式投石機”幾個字,龐統忽然就有點心塞。

“士元以為此物如何?”

被孔明問話驚醒,龐統默默調整了一番心態湊過去仔細打量了一番,很快也看出來門道:

“這投石機威力如何,全看這扭結之繩材質如何。”

龐統琢磨了一下,覺得就算是用粗製麻繩代替這部分,都不太容易。

“而且相較於那……拉拽式投石機。”

龐統伸出手指點了點,述說自己的意見:“各有優劣。”

“畢竟此類拖拽之砲,製作、操作皆易,僅需幾個鐵質部件,三五士卒僅需一刻便能搭建起來。”

“而這西方之砲,更顯精細,恐怕不便攜帶,且那扭繩若想好用,恐非牛筋或膠繩不可。”

公安縣工學興起後,一些大型器械緊要之處便需要一類綿軟但又有韌性,類牛筋之物。

孔明帶著他夫人花了不少功夫,最終只研究出來以桃膠代替,但桃膠同樣稀少價不菲。

嘆口氣搖搖頭,孔明也笑道:

“也不知那西方,是如何解決此物。”

至於那拍杆,成都府衙眾人也是看一眼就明白了。

畢竟如論遍佈各地的水力坊中,類似這滑輪之物並不少,齒輪更多。

公安縣更是早早就有了一個齒輪工坊,作吉金(青銅)齒輪和鐵齒輪,以為工學器物之用。

也是因此,孔明還想到了幾個改進這拍杆的辦法,打算回頭就繪製出來送回荊州。

這拍杆雖然限制頗多,但就如那拉拽式投石機一般,就突出一個易制便宜,結構簡單耐用。

而那船隻上的巨弩就好似這扭力式投石機一般,好用但需實時維護,且價格不菲。

這般一想,孔明便想起來了生產力三字。

匠造之物好不好用,也得看實際使用,就如那具裝鐵騎強悍,但如今生產力不足根本無法大規模列裝。

這扭力投石機也是一樣,小小的扭力繩便將他們難住。

這科學的材料研究之途,如今才不過剛上路。

不知何時才能找到能完美替代牛筋和桃膠的東西?

孔明又添了一份新的煩惱。

……

甘露殿中閻立德和閻立本再次興奮起來。

此物於唐有大用,而閻立德最擅此物。

閻立德從未感覺任職將作監能有如這兩年一般輕鬆過。

更強的鎧甲,更好的馬具,優良的戰船,好用的軍械,後世的匠造理念,畫法改進以及建築等物,皆讓閻立德如獲至寶。

最重要的是,相較於那競爭激烈的武將,能臣鼎力的文臣。

匠造一道如今唯有他閻氏兩兄弟。

此前閻立德和閻立本都打算讓兒子蒙門蔭好入仕途,但如今兩兄弟商量了一下:

入什麼仕途,不如來研畫技,學匠法。

能成大匠,在如今大唐大有可為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站在地圖前打量著遼東和朝鮮半島。

作為一個優秀統帥如今再明白不過,如今有這新砲圖紙,遼東的小城或許很難再阻礙唐軍的腳步。

高句麗隨時能破,半島隨時能入。

但打下來之後,如何讓其生生世世皆為唐屬,這才是問題。

如今既然能選,那作為皇帝的李世民希望能夠永絕後患。

畢竟光幕上如今看到的種種事情就是最好的教訓。

將帥毫不在意的縱兵,讓唐在百濟之地離心離德,後雖有劉仁軌暴力征伐平患,但李世民並未在其中見到矛盾平息的跡象。

被壓下去的矛盾遲早會有爆發的一天,這是李世民看“自己”處理東突厥事態的狼狽之姿所得出的感悟。

而且這高句麗與中原從廣神時起,至皇子治派李世勣滅國。

數十年間,幾度大軍攻伐,大小何止百戰?如此雙方的仇恨矛盾更是大破天,要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