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侯 作品

第二百九十八章 :殘羹

只是赤仙宗本為巫族,眼下有些窺對先祖,便改泊陽取名諧音,整個宗門大多姓鄔,最後血海魔宗以及魔族之外,則被趕至幽冥血海,念極北寒川干係重大,老太師殷太虛與人皇商定,名甲子之戰中戰功頗大且實力無雙,只是行事乖張於眾人不合的親傳弟子廖蒼生親自鎮守,其所屬部下皆各宗選出,如此各自選出數位得力人選,輔佐廖蒼生鎮壓魔宗總壇。

可不想本意雖好,竟是埋下又一個禍殃,廖蒼生鎮守寒川起初無妨,奈何此人雄才大略又不懼世俗,鎮守之時探察魔宗禁地仙魔島,無意中解讀了魔宗聖殿中無字碑文,全部內容盡數在心,之後參悟玄通終有回報,獲得上古奇卷通天籙的大荒篇。

原來那石碑便是大荒篇的一部分,上面記載無數,顛覆他一生所學,也多少解開他心中一直的懷疑,從此廖蒼生日漸精深,解讀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可對天下便越發懷疑,直到後來他再也解不出新的內容,便開始心生邪念。

他不甘天下謎團,苦思冥想決定一試,率眾殺伐魔宗餘孽,終於籌齊了餘下所需,大荒篇一分為九,九塊石碑合而為一,大荒篇終於得成。

廖蒼生大概解讀,據他猜想大荒篇籌齊之後,那魔宗總壇的禁地之中,有一所祭壇,上面一十三個空出的位置,想來那通天籙一十三卷,應該對著這祭壇上一十三個空缺。

至此廖蒼生猛然回想,當初竟覺得這祭壇不知是何,大戰時便是他師父殷太虛聯手眾人共同出手也不能損壞分毫,便是這禁地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故此才派他鎮守,以防魔宗復燃。

廖蒼生想到明白,有心回秉尊師,可殷太虛大限來臨,帝苑中兵解歸天,而廖蒼生本身出身不高,因此一直遭遇排擠,故與眾人商議,旁人皆對此不屑,後來廖蒼生心有不甘,找到其餘幾位擁有通天籙的宗門商議所想,可諸位大帝掌教,除了蒼雲宗以及泊陽穀之外,餘下者皆不信言。

廖蒼生心中冷笑,再不與旁人如何,只獨自謀劃,期間與人皇借過人皇劍參悟半年,並與人皇共同閉關,半年後二人出關,廖蒼生藉故返回寒川。

待辦過一些特殊之事,便又返回帝苑守靈半年,期間人皇多有前來,之後廖蒼生再回寒川,絞殺魔宗殘餘得到另外兩卷通天籙,開始發現一些端倪,終於廖蒼生再難控制,心中的渴望令他開始圖謀其他,玄門中有通天籙之門,有心算無心欲待囊中。

先是魔巫兩族尚有餘孽,一番搶奪贏回兩卷,分別為仙神和鬼魔兩篇,這兩篇一經參悟,廖蒼生越發覺得通天籙必是關鍵,之後偷下北疆誅魔大陣參悟總綱。

數次間險被發現,劍隱門察覺有異加強守備,青鋒大帝親自鎮守,廖蒼生苦無機會只能放棄,不過也多少有些推測,之後廖蒼生開始蒐集,通天籙幾番探察,決定從佛宗入手。

當時佛宗沒有大帝,無法調動天道之力,不想盜取之時被靈、隕、空、寂四大神僧發覺,事情敗露便有一戰,廖蒼生參悟通天籙多時實力強悍,佛宗重重圍堵還是脫身,殺了不少佛宗弟子帶走輪迴篇全身而退,此事被帝苑責查,廖蒼生定為邪徒。

之後他消失二十年,不知謀劃許多,只是再次出世已開創寒門,以魔宗舊址仙魔島設為總壇,其禁地改為苦窯,自號獄中人橫推亂世。

其寒門,高手如雲多為正道棄徒,再有則是邪道餘孽,以廖蒼生為首再開邪道,如此又過二十年,獄中人修為大成舉世無敵,為奪通天籙與帝苑爭鬥,五大宗先後摩擦多有爭鬥,不過都是小打小鬧,真正的禍亂,乃是三百年前。

那時寒門如日中天,許多魔宗餘孽雖有仇怨,可念及獄中人曠世之才,依舊選擇依附寒門,寒門也相對庇護,從此邪道大興,其勢力遍佈天下,礙於獄中人之高,正道各宗以及天下諸侯並未真正與之開戰,只是小打小鬧直到某天,五大宗門實力最強的劍隱門橫遭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