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侯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殞靈臺

說得再好只是經驗,千辛萬苦才是後人真正的積累,正如這道理本身,都知道淺顯易懂,可真到用時又有幾人做到,多數都藏著掖著,生怕弟子們遭遇挫折,然天才不少,能到絕頂者寥寥無幾,其本質便是安放矯養,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磨難,這才導致安廈不再,那些所謂的天才,大風易折暴雨難嘗,平白的夭折不在。

雷功看著風塵的背影,恍然中似乎看到了他的老友,當年也是這樣的少年,不過虛長了幾歲,十八的年紀同樣倔強,甘願吃些苦頭也不受任何的規矩,更不被萬事裹挾,這才成就了後來驚世駭俗的天縱之人。

風萬霖十八歲辭別長輩,一甲子過去,當初那個狂傲的少年竟是攪動了整個玄門,正邪兩道無人不知,高修往下誰人不曉,更帶著風家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玄戶,一躍成為北疆之首,鎮守大漠的同時又震懾著整個玄門,不是他風萬霖不願帝尊,後來的風沙堡早已是大帝宗門,豈會到最後被人算計時還是在九耀仙門之間。

回想到老友,雷功又想到了自己,他又何嘗不是一身的孤傲,四百年大器晚成,如今的名頭只是後來的兩百年才有至高的成就,先頭之間,那兩百年身無長處,只有一個狂傲的性格吃虧太多。

直到遇到了風萬霖,二人彼此相投,又相互借鑑,雷功開創了自己的絕學雪落蒼穹,由此而通,九天神雷訣不日大成,他霹靂堂一脈也是因此威震天下,不再是一個玄門中流,屈居九耀仙門的末尾,他本人也是有大帝之姿,卻同老友一般,風萬霖不願,他雷功也同樣不願。

想到這,雷功又不覺想起,眼下他雷功的出境,霹靂堂眼瞧心盼,等著他一身傷勢恢復,雷鳴山一脈,那無數的生靈也在等著他往復會還,春秋大帝一身支撐,眼下的瑤池又是條件如此,而風塵又是這樣的選擇,倘若彼此對換,叫老友風萬霖面對這樣的出境,他會作何選擇。

雷功想了片刻,直到風塵已邁步出門,他也沒有真正想到,因為在他的眼裡,風萬霖不會面對這樣的局面,哪怕如三年前那樣的絕境,九幽冥帝真身出陣,其上古之名竟也被他搗碎了真身,只能憑藉通天籙逃出殘魂。

那九幽之能尚且如此,何況雷鳴山時所謂的動亂,雖然風萬霖當初也同樣的隕落,可那時的局面,雷功自信換成玄門中任何一人,哪怕是蒼雲大帝親自出手,也不會比風萬霖做得更好,畢竟那九幽可是上古而來,傳說更是由上古五帝將其封鎮,這悠遠之下,其真身雖有消弭,可也不是後輩者輕易觸碰。

故雷功的遭遇,換想成風萬霖,當是一身當道萬夫不擋,即便是莫問劍真心出手,再加上妖王等後來之人,也休想在風萬霖手中帶走雷鳴山任何一物,因此雷功左想右想,實在想不出眼下的形式,風萬霖會做如何的選擇。

不過雷功與風萬霖生死相交,兩人的性格彼此也知道一些,因此雷功也多少琢磨出一絲老友的選擇,就眼下來看,退一萬步講,倘若風萬霖真是面對此刻的抉擇,是好言勸說風塵留下,還是坦然面對他的選擇,又或者跟他一道而去,不受古元大師條件裹挾,再或者,聽完古元大師那番大劫無量大道無常的感悟,跟她一樣選擇束縛著風塵。

到最後,雷功搖了搖頭,這些選擇都不在老友的範疇,以風萬霖的行事,先不說能否會有旁的辦法,就是入瑤池療傷,他也不會顧忌古元,更不會把難題推給姬瑤,同樣也不會把籌碼壓在風塵的身上,如此所謂的條件也就不會成立,他只會強行而入,或與古元交換,其條件本身也就不在聽人差遣。

至於風塵一事,在風萬霖看來,哪有什麼大劫無量大道無常,人各有命也各有其命,如何走且看自己的選擇,我被修行者當撥雲霧,路上的一切乃磨刀之用,即便是最後真遭不測,也是路到盡時,怨不得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