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與夏 作品

0201章 強大的對手

    昨天晚上深夜,楊平和宋子墨還在討論縫合的方法,現在,高橋演繹出的三種縫合方法,每一種都比楊平和宋子墨討論的先進。

    宋子墨看楊平,楊平看宋子墨,大眼瞪小眼,這怎麼玩,自己研究了很久,才研究出一種,人家已經演繹出三種,而且明顯比自己創造的要簡單有效。

    那個什麼兩隻手,一手拿著一個針持的縫合方法,眼花繚亂,裡面一片血肉模糊,從手的運動軌跡很難看出怎麼縫合的,居然還可以這麼縫合?

    縫合不過是手術一個項目而已,就已經體現出了差距,繼續往後看。

    手術床四周,幾個類似發射器接收器一樣的東西,好像在從不同的角度捕捉什麼信息。

    “這是最新的紅外線監視設備,領先市場最新的產品至少一代,東京大學附屬醫院與東芝公司合作設計的,目前還在試驗階段,市場上沒有產品。”韓主任解釋。

    一個高清的屏幕掛在高橋的面前,就像楊平平時做關節鏡一樣,面前掛著一塊屏幕。屏幕上,一個三維數字人體圖形,可以旋轉到任意角度。

    圖像上,血管的走向清清楚楚,損傷的部位也一目瞭然,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速度,已經出了多少血,顯示得清清楚楚。

    而且,高橋的手術器械在屏幕上也有顯示,高橋根本不用看病人,看著圖像,直接就找到了最優先處理的血管,成功止血。

    “這個紅外線監視設備,簡直就是創傷急救的神器,他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種紅外線造影劑,你看,這是圖像上的血管顯象,使用了一種獨特的造影劑,這種造影劑可以親血紅蛋白,他們給病人注射這種造影劑,紅外線監視屏幕上,血液的走向清清楚楚,看清楚了,他們的這個影像是實時的、動態的、功能的,不僅反映解剖,還反映功能,你看連流速、出血量、病人的各臟器缺血缺氧程度都有監視,人體生命能夠支撐的時間,他們有一個運算模型,可以依據監視的數據進行運算,做出判斷,指導醫生搶救。”

    高橋對這些設備使用非常熟悉,幾乎做到了人機合一,他可以在設備的監視下,幾秒鐘處理一根血管。

    創傷外科,如果能夠處理出血的問題,幾乎就已經可以搶救一半的病人了,其它的,肺、心臟、顱腦等生命器官的損傷所致的死亡,只佔另一半。

    從視頻判斷,這個病人全身多處大出血,其中鎖骨下動脈斷裂,血管回縮,高橋在監視下,直接把血管鉗伸進傷口,夾住了血管,止住了血。

    就這樣,幾秒鐘處理一個出血點,先把出血控制住,然後對這些血管,該吻合的吻合,該結紮的結紮,條理清晰,節奏分明,一臺看起來無法搶救的創傷,在他手裡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