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在上 作品

第1229章 天人相分

    湛長風有了點興致,“聞宋道友似乎頗有見解。”

    “凜爻王若無事,我便扯上幾句。”聞宋腹有草稿,張口就來,“我這一脈的師祖乃楚蘭陵,是孔孟儒尊的大弟子,也是經歷過大破滅的老人了,現被尊稱為孫卿上尊。

    孔孟儒尊為貫徹人道,延續道統,提出了許多人道思想,包括內聖外王種種,也為了激勵當時的人族,視天命為盲目的主宰力,主張以親親之情論仁德,但在我宗內部,從沒停止對天命、天道的摸索。

    我師祖為將先輩的天道論長久流傳下來,將其融入了人道,主張天人相分,天是那有一定規律而沒有善惡的自然天,人便是人,天能生物,地能載物,但能治理天地的,是人......或者說,有智生靈。”

    “天道不會因為生靈的善惡發生變化,但人可以認識天道,從而支配天道,宰制自然世界,王侯帝君的存在,正應了‘制天命而用之’之理。”

    說道此處,聞宋朝東南方供了下手,湛長風隨之瞥了一眼,視線穿過牆壁,看見一座隱沒在仙霧中的高山。

    “在宗內,還有一種與我脈理論相反的理念,他們認為天有自己的意識,天道與萬物是有聯繫的,天象的變化由萬物引起,是世間的吉凶禍福之兆,即所謂的天人感應,凜爻王以為這樣對嗎?”

    湛長風微闔眼,“對也不對,這是天道報應,是天道中的獎懲秩序,是以不應該說它有意識,也不能說與你脈完全相沖。”

    “凜爻王見解獨到,可是啊,我宗內就有一些人,愈來愈誇大天命的作用,這得從性善論講起。”

    聞宋斟酌了又斟酌,“我脈以為,性本惡,當施以教化,治國也應禮法並用,行王霸之道,而有聖賢出現,是因為聖賢有智,並非聖賢天生善良。

    另一些修士,卻認為性本善,擴大惻隱之心、仁義之心、是非之心、善惡之心就能達到仁政,並結合所謂的‘天人感應’,大大倡導仁心仁德,要求眾人遵天命而行,而天命,就是那天命所鐘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