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掘墓

張延儒道:“或可令本地士民父老,犒師以迎叛軍,然後細說誘其來攻?”

龐令勳思索片刻道:“此策或可行,然楊巡並非痴人,其帳下亦有智謀之士,若其執意去潼關,如之奈何?”

張延儒不言,反而看向了華陰令楊恭道,給他一個眼神示意。

而楊恭仁則面露掙扎之色,李元徽看到這一幕,覺得有些詫異,這是在暗示什麼?

另一旁的慕容頜則看向了李元徽,他可還記得引誘楊巡攻打弘農宮還是這小郎君出的注意,不如在問問他?

剛想開口詢問,楊恭仁開口了,“我有一策,可寫一張檄文與楊巡,然後...掘其父之墳塋...”

說完之後楊恭仁十分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弘農楊氏是郡望,世居華陰,也可以稱之為華陰楊氏,祖墳宗祠都在華陰。而楊恭仁擔任華陰縣令,也自然是依靠家族聲望。

眾人聞言也都默不作聲,為由慕容頜拍手道:“好,好主意!”

李元徽也立即才明白,為什麼張延儒要給楊恭仁示意,讓他開口了。

這楊恭仁本就是楊巡的族弟,弘農楊氏出身,甚至他的兄長楊恭道還在叛軍之中。

楊恭仁沒有加入叛軍,依照連坐之法,等平叛之後追究,也難以倖免。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出了這樣的主意,等於是跟叛軍徹底割裂開了,皇帝當然到時候也不會難為楊恭仁。

楊恭仁雖然可以免罪,甚至可能高升,但日後定然是名譽掃地,遭人唾罵。

畢竟楊素是他族伯,對他們這支人也是很照顧的,這也是為什麼楊恭道會從關中去往黎陽投奔楊巡。

這兩兄弟,這是分開下注了啊。這就是世家的生存法則嗎?

不過看著楊恭仁的表情,真是如喪考妣啊...

沒有人覺得這主意不合適,畢竟對待叛賊,沒什麼情面可講的。

慕容頜更是興奮道:“楊縣尊雖然也是弘農楊氏,但為平叛大業出謀劃策,本王定會如實上報陛下。”

楊恭仁低頭泣聲道:“戴罪之人,不敢求功,惟願朝廷從速平叛...”

慕容頜也從興奮之中恢復正常,然後也嘆了一聲:“楊縣尊也不必自責,為國盡力而已,今日之後弘農楊氏可以保全,都是你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