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倒打一耙 作品

第二百四十六章 糧食問題

之後,熊槐作了自我檢討,“寡人繼位幾近兩年,楚國先後與秦、魏、韓、齊、越起戰事,雖略有所拓,但亦使歷任先王韜光養晦之積蓄消耗一空。國雖大,好戰必亡,自今日起寡人決定繼續秉承歷代先王韜光養晦之路,在國內推行變法,輕徭薄役,使民富國強。”

“臣惶恐!”熊槐的這番話令朝臣們大為震驚,他們實在猜不透大王來這麼一出意欲何為。

“大王,臣身為令尹卻不能為大王分憂,請大王降罪!”作為百官之長,令尹昭陽不得不出來請罪。

熊槐擺擺手,“寡人說的是心裡話,是寡人心急了,爾等無須自責,只盼其後爾等皆盡心為國盡力!”

“臣等必盡心竭力為大王、為楚國效命!”

“今日寡人還有一事,經此一戰,寡人終是明白,打仗其實打得便是糧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無糧寸步難行。民以食為天,糧食不但是戰爭的關鍵,亦是民生之所在,故寡人慾解決糧食問題。寡人近日思索,略有所得,趁今日大朝會說與爾等聽,算是拋磚引玉,糧食問題事關國力,爾等也要殫精竭慮,為國獻策。糧食問題首要便是提高產量,荊楚大地主要種植粟、稻,寡人以為種類過於單一,要引進、發現、培育新的糧食品類。寡人所知,越是往南,作物成熟所費時間越短,由此,是否可向南,進入蠻夷之地去探索是否有作物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其次,賦稅是國家獲取糧食的主要手段,也是戰爭所需糧草的主要來源,故寡人推行郡縣,釐清土地戶口,使賦稅不致短缺。最後,寡人慾建立官倉、社倉,以存儲糧食,以備戰爭、天災之需。”

熊槐一番話下來,朝臣們心中都有數,大王這是被糧草短缺導致戰事不能持續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