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倒打一耙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遇刺

“越國近況如何?”邊走著,熊槐邊問景翠。

“回大王,自廣陵築城以來,越軍幾乎每月都會偷襲侵擾,但是規模不大,尋常只有數千人的兵力,偶爾才會過萬,郡守與臣通力協作,越軍不曾佔得便宜。”

“嗯,君山的將兵能力寡人信得過。不過越軍也是鍥而不捨啊,如此這般也不是辦法,哪裡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越軍只須成功一次,對我軍來說也是承受不起的,必須想辦法除掉這支越軍。君山可知越軍主將是何人?”

“回大王,交手幾次過後,臣已經探得敵軍主將是文遠。”

“文遠?”熊槐略微震驚了一下,“可是名相文種的後人?”

“正是!”

文種啊!熊槐有些感慨,他是越王勾踐的謀臣,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最終打敗吳王夫差立下了赫赫功勞。可惜下場不是很好,滅吳後,他自覺功高,不聽從范蠡勸告繼續留下為臣,被勾踐不容,最終受賜劍自刎而死。

“此人謀略如何?”

景翠頓了頓,“臣與之交手數次,難分勝負。”

“哦?”熊槐吃了一驚,“看來此人還是個帥才嘛!嗯,是個麻煩,得儘快除掉此人。文家在越國地位如何?還有范家,哦也就是范蠡的家族。”

“當今越王宰勳的母族正是文家。至於范家,臣只知其也是越國望族,並未與其交過手。”

“外戚家族啊!”熊槐意味深長地笑道,“君山,你只管戰場長與這個文遠一較長短,其餘的就交給寡人吧!”

漢武帝就喜歡任用外戚,漢朝北伐匈奴時,往往會分成幾路大軍,每一路都由一名宿將率領,但是總領北伐的卻是外戚,如武功赫赫的衛青、霍去病以及耗盡了大漢國力、屢戰屢敗,迫使漢武帝臨終前下輪臺詔的李廣利。

外戚干政,中國尤以漢朝為最,漢武帝晚年立小兒子劉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鉤弋夫人自盡,就是為防外戚專政,漢哀帝、漢平帝時期,外戚王氏相繼把持朝政,釀成王莽代漢的結局。東漢和帝以後也不斷出現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把持政權的局面。

熊槐打算在這上面作作文章。越王宰勳是越王無疆的小兒子,很討無疆的喜愛。無疆率軍與楚威王大戰而死,其後諸子爭位,長子公子玉不敵有文家支持的公子蹄,便帶著精銳馬步軍南下自立為王,公子蹄便成了新的越王,既越王宰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