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倒打一耙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發制人

“哼!好一個五國相王!”田嬰冷笑,“中山,蕞爾小國亦敢稱王,荒謬之極!此次會盟之後,本相定要稟明我王,出兵討伐此不知天高地厚、寡廉鮮恥之輩!”田嬰異常氣憤,全然忘了田氏得位不正的事情。

“田相莫急!”張儀笑道,“非只中山,凡參與相王的任何一個國家我們都不能放過!不過,首先要商定一個可行的章程出來,諸位以為然否?”

“哦?張子可是要與楚國開戰?”公孫衍笑問。

“楚國是此次五國相王的始作俑者,若不給楚國一些懲罰,楚王眼裡還有秦、魏、齊三國嗎?”

“好!本相早就想會一會楚王熊槐了,自其即位起,先後與魏、秦、越、齊四國交手,尚無敗績,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田嬰說道。

“楚王此人謀略、心機均超其父楚威王,且御下有術,昭、屈、景三氏重臣昭陽、屈匄、景華都十分忠心,還有田忌、孫臏這等大才,景翠、昭滑這樣的後起之秀;楚國不能聚力的致命缺陷在熊槐手裡更是有凝聚之勢,若是放任下去,後果不堪設想!”匡章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儀點點頭,“匡將軍言之有理,楚國才是我們最大的對手,相比而言,趙國都是小角色,更遑論燕、宋、中山這等小國了。不過,若是不先剪除這些小角色,一旦我三國合力攻楚,其擾我邊防,襲我糧道,抑或入楚助戰,也是令人十分煩擾之事。故我以為,破壞五國結盟,首要進攻宋、燕、趙、中山四國,其後合併揮師南下,一戰而弱楚!諸位以為如何?”

“即是進攻四國,該如何分派?”公孫衍問道。

“軍事作戰方面,我以為還是以司馬錯、匡章、犀首三位為主。三位可有上策?”張儀問道。

“蒲陽之戰,司馬將軍謀略過人,在下自愧不如,齊楚淮泗相爭,匡將軍計賺符離塞,若不是楚軍出奇計,淮泗怕是還在齊國手中。匡將軍之謀略,關東各國無出其右者。有二位將軍出謀劃策,在下願為驅使!”公孫衍恭維道,秦、魏、齊聯合作戰,無論勝楚還是其餘四國,得利最大者莫過於秦,其次是齊,最後才是魏國。秦、齊得利越大,魏國將來越難擺脫秦國的控制,所以他不想魏國作出頭鳥,平白損失國力,便宜了秦、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