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奇倒打一耙 作品

第八十五章 蒲陽攻防

此次司馬錯出兵宜陽,韓國君臣極度緊張,屯重兵於宜陽,便也無力支援魏國。

北路由張儀、嬴華率八萬大軍直撲蒲陽,半個月內勢如破竹,連破上郡十城,將蒲陽北西南三面圍定,只留南面缺口。

軍諺有云:圍師必闕。所以張儀在南面給魏軍留下的一條逃亡路徑。他不想四面圍定而讓魏軍做絕望的困獸猶鬥,這樣蒲陽反而難破。給魏軍留一條退路,實際上是瓦解魏軍鬥志的妙招。

歇兵數日,張儀下令攻城。

魏國武卒雖然不比以前,卻也是精銳步卒。丟掉河西之後,僅存的魏武卒大都集中在河東防禦秦軍的攻擊。

攻城、守城,步卒是絕對主力。為了防備魏武卒,秦王還調了五千秦銳士以備不時之需。

當兩百多面牛皮大鼓開始沉雷般轟鳴時,秦軍方陣隆隆開動了。

方陣以一百人一個方隊,配備一架大型雲梯,是一個作戰單元。每十個方隊組成一個獨立方陣。蒲陽西面城牆最長,秦軍展開了二十個方陣兩萬精銳,作為第一輪猛攻。縱深地帶的四十個方陣也已經排列就緒,準備第二輪、第三輪的猛攻。

按照張儀的謀劃,三輪猛攻之後,蒲陽守軍必然損失慘重,鬥志萎靡。西北南三面同時猛攻,魏軍必然從沒有秦軍的東門逃走。

嬴華站在與城牆等高又可自由推動的雲車上,猛然劈下令旗。

隨著大鼓轟鳴,早已經整肅排列在方陣之後的一萬名二十石強弩手驟然發動,向蒲陽城頭的女牆垛口萬箭齊發,使城頭守軍不敢露頭。與此同時,秦軍方陣在震天戰鼓中隆隆推進。

瞬息之間,雲梯架上了城牆,震天動地的吶喊聲響徹雲霄。秦軍迅猛有序地爬上雲梯,殺上城頭。

這時,寂靜無聲的蒲陽城頭,卻驟然立起了一道人牆。

一場殘酷激烈的浴血攻防戰開始了。

喊殺聲從清晨一直持續到了黃昏。

蒲陽城牆下屍體遍地,城牆上血跡斑斑。

攻城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