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嗦糖的貓 作品

八目巫覡篇 第二十八章:鹽井之內

我們1路順坡道轉至鹽田旁邊,可以看到遮雨棚底部,掛滿了好似冰錐1樣的東西,最粗的也不及1根筷子,形狀毫無規則,長短不1。

聽扎西額瓦說,這東西是棚上鹽田滲透下來的結晶,是品質最好,價格最高的鹽,1克價格能抵得上鹽田裡,起碼十幾克左右的價格。

我回頭望去,看著1座座鹽田,以及鹽田上方的棚子,像是1個個燕子巢穴數不勝數,不敢想象這是用了多少歲月才有的規模。

它們幾乎佈滿了目力能及的金沙江畔,才真是寨子人們,賴以生存的寶物。

隨後我們1路來到鹽田最底層,幾乎接近金沙江的位置,眼前赫然出現1處,好似燈塔的石築建築,名叫圍塔。

這裡只有1個僅供1人進入的小門,整體全是1塊塊,比人腦袋還大的青石,相互疊壓砌筑後,用紅色膠泥填充的,據說裡面便是整個寨子的命根,鹽井。

千萬年前這片土地還處於海平面以下,因為印度板塊的劇烈擠壓,許多礦物質也包括滷水從地底湧出,當時寨子的原住民於是在附近搭建了這種圍塔,這樣就可以有效抵禦洪水和暴雨襲擊。

同時也不會影響鹽井的品質,不至於斷掉寨子中的經濟來源。

扎西額瓦1邊介紹著,1邊拿著手電,與我進入圍塔內部,隨之而來的,便是1股股帶有鹹味的空氣。

整個圍塔呈圓柱形,直徑約有十米左右。

圍繞著圓形內壁旋轉而下,只有1人寬的石階,邊緣根本沒有護欄和任何安全措施。

按照扎西額瓦的描述,平時女人們都要靠肩挑,從最深處帶出1桶桶的滷水;長長的木桶1旦裝滿,就有起碼7十斤的分量,而後再順著石階返回,1天起碼要往返近2十趟。

說著話,我們已經慢慢走到了圍塔底部,1處木頭搭起的平臺上,再往下需藉助木梯繼續垂直深入起碼3米多,才能真正接觸到深不見底的滷水。

按照目前的深度計算,我們應該已經在金沙江內部了,無論當年是因為水位下降,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都不禁感慨古人無窮的力量和聰明才智,才有了後代子孫賴以生存的根本。

我們來到木質平臺上,在端頭處,鹽井正上方的位置,有1個小小的供桌。

現在按照扎西額瓦的指示,我取下背上的包裹打開後,逐1將裡面的東西放在小供桌上。

實則包裹裡裝著的,就是1些吃食、香燭等物品,再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

這裡也不像外界,需要燒紙請願什麼的,因為怕影響到鹽井質量,1切可能產生的垃圾或廢物,都不允許帶進來,更別說燒紙會造成紙灰滿天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