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茶 作品

第242章 海權與陸權

 東非局勢的變化,沒有引起什麼國際關注。 

 不過,民主解放同盟的建立與擴張,倒是被西方白左人士認為是第三世界追求自由民主的表現。 

 甚至部分激進的人士認為,這是非洲版的中東之春,是自由民主影響力激增的表現。 

 在這個風起雲湧、新舊競爭的時代,烏達三國的選擇使倍感時代壓力的西方勢力很是欣慰。 

 因此,不少外資在政體的默認下,逐步融入了烏達三國,西方各國的武器公司也對烏達三國開通了售貨渠道。 

 這使不少國際觀瞻者認為,白鷹聯邦準備在非洲扶持烏達國,以民主解放同盟的迅速擴張,稀釋他們在歐亞大陸局勢被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有鑑於非洲屬於高盧的傳統勢力範圍,高盧不僅在非洲多地駐軍,還以法郎貨幣體系操控西非各國的金融經濟。 

 所以,更多人認為烏達的崛起是白鷹聯邦的回血之舉,畢竟白鷹一貫喜歡收割隊友養肥自身。 

 事實真是如此嗎,周恆可以確定前期沒有,但現在白鷹聯邦打算假戲真做。 

 面對白鷹聯邦的拉攏,周恆並沒有表示拒絕,相反他派出了一批又一批外交官,輪番過去尋求經濟援助、軍事援助、工業援助。 

 若是換其他國家這麼沒臉沒皮,白鷹聯邦估計理都不會理他。 

 但烏達是特殊的,或者說在這個歐亞大陸持續衝突的時候,烏達的民主解放同盟是特殊的。 

 相比於歐亞兩個大洲的衝突僵持,烏達這種連續的民主勝利,也能夠證明自由民主政體的優越性。 

 並且烏達的窮不是說出來的,而是他們真窮,窮到幾乎沒有任何工業體系,農業體系也同樣不容樂觀。 

 烏達國作為政變轉自由民主線的特殊存在,又在這個特殊時期主動靠近白鷹聯邦,白鷹聯邦說什麼也是要幫一把的。 

 不過,在白鷹聯邦以為自己隨便出些錢,援助一下烏達三國的經濟發展,就能組成利益共同體時,烏達三國的提議讓白鷹聯邦有些震驚。 

 “奇納外交官,你沒有開玩笑吧,你們想要要出海口的心情我們理解。 

 但你看看你們國家的位置,西面是剛金、北面是南北丹蘇、東面是肯亞尼、南邊是坦桑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