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楊戩 作品

第三百四十一章 勸師兄放下?菩薩的修行出了岔子


                 封神大戰之中不管諸位聖人之間有怎樣心照不宣的交易與算計,但對於門下弟子來說,自然不可能照顧得面面俱到,難免會出現一些犧牲者。

  就好比從明暗兩條主導了封神的姜子牙與申公豹,兩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在封神之劫中,作為執掌打神鞭與封神榜的姜子牙到最後竟然連個成仙的機緣都沒有,雖在人間王朝位極人臣,但終究無緣仙道,壽元到時,便只能身入輪迴,也不知還沒有脫劫而出的那一天。

  申公豹比姜子牙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身死上了封神榜,但卻跟別的神還不一樣.他這個分水將軍卻被拿去填了北海海眼.這跟下了十八層地獄也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個永世不得翻身的結果。

  作為當年的封神大戰的親歷者,賽太歲與白象雖然只是參與了萬仙陣之戰,但也正是見到了最慘烈的一戰

  三教弟子被殺了,或還有個上封神榜的機會。

  但死在絞肉機裡的人類士卒也就是當真是的一命嗚呼,甚至於說有些魂魄來不及入冥界地府的,都會被仙人大戰的餘波直接震碎。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哪裡有什麼慈悲可言?

  也是經此一戰之後,慈航道人便閉關不出,再出山的時候便叛門而出,去了西方靈山,證得正法明如來之後,以大悲願力,欲發起一切菩薩廣度眾生,而示現菩薩形。

  只可惜,靈山響應者寥寥無幾。

  對於虯首遭遇,賽太歲深感同情,可有些事情他也並不好開口相勸。

  雖然跟著菩薩學了一些佛法,但這時候又該讓自己如何勸說呢?

  勸師兄放下?

  自己哪有什麼立場去勸呢?

  即便是去勸,莫說師兄如今這副摸樣根本不會聽自己的話,便是當真聽了這八百里獅駝嶺聚下的業障,又當如何?

  賽太歲忽記起菩薩之言,菩薩說三藏法師將那些妖王超度之後,會將他們造下的業障主動背在身上.果真是高僧所為,這十萬八千里的業障.別說是讓一個凡僧來背,便是靈山的真佛與菩薩怕是也唯恐避之不及。

  不是賽太歲小瞧他們.若他們當著有些擔當,如今的靈山也不該是大師兄做主;若是他們有些擔當,他們也不會任由西方聖人將他們渡來西洲。

  賽太歲這心中之言,前一個說的是原本西方教的那些弟子;後一個說的是被渡化來西方的截教三千紅塵客。

  當然了,他也從來不否認自己也是個沒出息的,否則也不至於脫困之後都不敢回師門。

  如今一看.似乎以他們師兄弟三個如今這般模樣來說,也確實都沒有什麼出息,活該淪落至此。

  “阿彌陀佛。”想著想著,賽太歲便忍不住唸了一聲佛號。

  白象稍愣了愣,又見賽太歲幾次變換神情,忽笑道:“看來師弟跟菩薩學了不少佛法。”

  “菩薩講經時,我便跟著一起聽聽,即便沒有用心但終歸是有些感悟的。”賽太歲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說道:“以至於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道還是佛了.索性以妖本相示人。”

  “你就在菩薩門下,可知如今菩薩是佛多一點,還是道更多些?”

  “佛道存乎一心也。”賽太歲面露感嘆之色,道:“菩薩的境界高遠,如今更是深不可測.而我在菩薩身邊時,除了能感受菩薩時時刻刻的悲天憫人之慈和外,也能讓我心平氣靜,清明淡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法海坐在一處方石之上,正在與幾位弟子閒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雖然都是一些大道理,但這些道理往往都是法海以身言教,一眾弟子自然聽得是津津有味。

  幾個徒弟對師父幾乎無腦的敬服,這按說是好事情。

  但法海覺著不妥,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自己有一天說一些沒道理的事情,他們會不會聽?

  如果自己做一些沒道理的事情,他們會不會質疑?

  由此法海想到了自己,因為自己對佛的崇敬,是否會認為佛所言所為便一定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