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楊戩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為師要正一正心境

  難道也只是一句:一家之落,可得降龍入佛,乃是造化功德?

  法海自出了烏雞國,這一路上越想,這念頭便越是不能通達,幾乎又快見著魔障。

  大聖終與師父最合心意,見以往一向意氣的師父,自出了烏雞國便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便知道師父是鑽了牛角尖兒了。

  越是師父這般修為高深的,遇上了不順暢的事兒,便越是難以化解。

  法海稍稍暗下心中浪海,看向了大聖:

  這話也就是大聖敢說了,若是八戒幾個弟子,萬萬不敢在師父面前這般言語。

  八戒心中暗暗讚歎:

  法海聞言卻觀山一望,對大聖說了一句,

  堵不如疏。

  當年因為人妖之別,他便已經入過一次魔,並且導致水漫金山,且淹了一城,生靈遭災。….若說這四個字...法海實不敢當,他以此番言語教導悟空等人,其實是時時刻刻告戒自己,不要再入歧途。

  所謂佛魔一念之間。

  想不通的事情,便先放一放。

  沒發生的事情,便先不去苦惱。

  如今眼前正有一座好大的妖山,且將心中負面之情宣洩一番,或許另見空明。

  此際正值秋盡冬初時節,但見霜凋紅葉,雨熟黃粱,一路上倒也有些個好景緻,自從離開了烏雞國已經半月有餘,眼前一座摩天礙日的高山阻路,小白龍此前早已自告奮勇前去探路。

  法海一雙法眼瞧得清晰,此山之高,頂上見青霄;淵之深,澗下奈何橋。

  這山中妖雲陣陣似火燒,山前山後黑霧滕繞,怕是那妖魔已經到了跟前在觀瞧。

  或許是那妖魔見悟空在側,因而不敢現身相見,法海便故意將大聖支開些,讓那妖怪好動手腳,自己也好將其超度。

  大聖也瞧見那山凹裡有一朵紅雲,直冒到九霄空內,結聚了一團火氣,他知道那是妖氣,其中必定隱藏這一隻厲害妖魔,引得師父手癢。

  大聖故作不知,道一聲:

  法海與大聖都沒有瞧錯,那紅光火氣之中,確實是一個妖魔,便是觀音菩薩惦記著的紅孩兒,數年前他聽路過的妖魔說起過,說那東土唐僧往西天取經,乃是金蟬長老轉生,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甚至能飛仙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