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劍客 作品

第23章 友邦驚詫

送走洋記者,楊得餘欲言又止。

嚴峻便問道:“老楊,你有話要跟我說?”

楊得餘點了點頭說:“嚴兄弟,我必須得鄭重的提醒你,像你這樣對待洋人尤其是洋記者是絕對不行的,上峰不會允許的。”

伍傑也說道:“主要是容易引起友邦驚詫。”

“去他媽的友邦驚詫。”嚴峻一下氣樂了。

友邦驚詫論,原以為就只是課本上的東西。

卻沒想到今天居然親耳聽到了,就挺無語。

“我們中國人保護自己的國家,還需要顧忌洋人驚詫?”

“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伍傑有些無奈的勸道,“如果我們的國家足夠強大,當然不用在乎洋人會怎麼想,可問題是我們的國力非常孱弱,如果沒有友好國家的援助及幫扶,國府根本就沒有能力打敗日軍……”

“夠了,你不用說了,這就是淞滬會戰為什麼最終失敗!國府始終將戰勝小八嘎的希望寄託在洋人身上,而沒有想過要依靠四萬萬同胞的齊心協力。”

還有半句嚴峻沒有說,十三年後的朝鮮戰爭在開戰之前,新中國的國際形勢比現在的國府更加惡劣,對手也更強,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最終卻贏了。

為什麼?是因為淞滬戰場的國軍沒有朝鮮戰場的志願軍英勇?

並不是,淞滬戰場的國軍跟志願軍一樣的英勇,一樣打得很悲壯。

是因為國軍基層軍官沒有志願軍幹部的創造性,只知道打呆仗嗎?有點,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高層的決策出了問題。

新中國的高層從未將贏的希望寄託在洋人身上,而是從始至終都寄希望於同胞的同心協力、共渡時艱,國府高層卻始終寄希望於洋人干預。

但是伍傑、楊得餘他們顯然不認同嚴峻的觀點。

“你這說的是什麼話?老百姓手無寸鐵,靠他們打鬼子,這不是扯淡麼?”

“我們國軍都打不過小鬼子,老百姓能行?只有洋人的堅船利炮才能幫助國府戰勝小鬼子,就算是戰勝不了,至少也能夠逼鬼子和談。”

“打仗是軍人的事情,跟老百姓有個屁的關係?”

“我是這意思嗎?我有說讓老百姓跟鬼子拼命?”嚴峻整一個大無語,“我是說要依靠我們自己國家的力量,而不能寄希望於洋人的干預。”

“嚴兄弟,我們也是為了伱好。”伍傑又將話題拉回到如何對待洋人,“今天的事瞞不住,上峰肯定會知道,沒準還會捅到南京去,我沒有猜錯的話,上峰很快就會派人來處理這事,得虧你還不是我們88師的人,不然一定會被送上軍事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