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294章 光熹三年

說起來,自即位以來,劉辯一直充當著一個寬和仁善的角色。

只在一些類似於大額貪腐這樣的原則性問題上絕不退讓,在其他可殺可不殺的情況下一般劉辯都會退而求其次。

至於原因

首先是本性使然,三族消消樂聽起來很爽,但真要落到實處,對於來自後世的劉辯來說,還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其次是感謝先輩們的努力。

自安帝開始,皇帝帶著宦官們一路靠著物理說服著所有不服從他們的人,這導致了官僚體系的主體士人們逐漸與皇權離心離德。

治理國家離開不了士人,即便是如邴原這樣出身寒微者,一旦其學有所成,其身份便會搖身一變從黔首變成士人。

所以劉辯需要擺出一副“每與操反”的態度,盡力彌和雙方的關係。

當然,劉辯同樣明白一點他的善意是需要回報的。

那些想要利用他的善意只為一己之私利者,將付出代價。

為此,在新年到來之際,劉辯開始了一系列準備。

首先是班師回朝的皇甫嵩。

平心而論,以皇甫嵩的功績,自三公及以下,所有職位他都當得。

已經當了許久司空的樊陵甚至還先找到了劉辯,表示願意讓賢。

雖然明白樊陵這一招是以退為進,但劉辯對樊陵的這一表現還是很滿意。

主打一個聽話好用。

在光熹二年的年末,終於安排好了涼州軍事部署的皇甫嵩與漢陽太守孫堅一起率軍回朝。

還來得及參加來年正月初一元旦日的大朝會。

而在這場數年沒有過的盛大朝會之上,除了新增了多個來自西域屬國的使者外,最大的一件事無疑是皇甫嵩的封賞。

天子當朝拜左將軍、京兆尹、槐裡侯皇甫嵩為車騎將軍。

孫堅則以軍功增加食邑兩百戶,以作封賞。並繼續擔任漢陽太守,繼續鎮守剛剛太平的涼州。

而皇甫嵩原本的左將軍卸任不提,京兆尹則是由在皇甫嵩出征期間實際上負責了許多三輔事務的安北將軍陶謙接任。

這顯然是朝中重臣都有了默契之事,因為重臣們沒有一個意外的,但許多朝臣在此之前卻不知曉此事。

可皇帝沒有給朝臣們反對的機會,在宣佈了這一決定之後大朝會便正式結束了。

接下來便是年前便定下的假日。

漢代的假期是相對較少的,而冬日朝政除了上計之外,向來是最少的。所以在大朝會之後,劉辯給朝臣們放了個小長假,一直到正月初七的人日。

然而因為皇甫嵩的這一任命,一些人的假日過得並不算安穩。

按理說,從大將軍到四方將軍,都不是常設之將軍。

何苗與董重還能說是因為國家剛剛經歷過戰亂,且天子年幼,需要外戚將軍威懾四方。

但涼州戰事已經平息,為皇甫嵩新加一個開府將軍,除了多出一府官吏之俸祿、以及讓皇甫嵩帶著部曲鎮守雒陽之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風雪已至啊!”衛尉楊彪看著屋外飄落的雪花,十分感慨。

作為九卿之一,他對於年後要發生的事心知肚明。

這新的一年,將是肅殺的一年。

“阿父在憂愁什麼呢?”

聽到身後傳來的聲音,楊彪不用回頭便知道來的人是誰,臉上也浮現出了一抹笑容。

楊彪笑著問道:“吾兒可知為父在憂慮什麼?”

他這兒子向來聰慧,但朝堂之事,卻未必能看得清楚。

“阿父所慮者,無外乎年後朝廷的施為。”

“哦?”楊彪回過頭去,看向他年不過十六七的幼子楊修,“細說。”

在楊彪的印象中,近期他從未在楊修面前說起過這些事。

望著父親鼓勵的目光,楊修炫耀一般的展現自己的能力,說道:“去歲不必要之事無外乎兩件,一則是內朝與公府徵辟官吏過多,二則是車騎將軍。”

“此二者看似無關,卻有一處相同涼州戰事雖平,然國朝歲收卻依舊拮据。為何要多徵官吏多費俸祿,而不去節流?”

“答案只有一個!這些官吏皆有去處,而車騎將軍也有用武之地!”楊修觀察著父親的表情,他覺得自己猜對了,問道,“阿父方才感慨風雪已至,可是因為父親在猶豫要不要參與其中?”

楊彪點了點頭,說道:“假日之後,我要離京去往關東了。”

楊修眼前一亮,趕緊說道:“孩兒願同父親一同前往,以盡孝心!”

楊彪吹著鬍子冷哼一聲:“說實話!”

楊修苦著臉說道:“當初太學之議正熱鬧時阿父不許孩兒與人爭論,因此才使豎子成名。關東多文才名士,孩兒想要多多拜見。”

楊彪哪裡瞧不出自己兒子骨子裡的傲氣,這也是他約束著楊修的原因。

王粲與禰衡的衝突他後來聽說過,楊彪敢保證,他要是不限制一下楊修,自家這豎子鬧出的亂子不見得比這小。

“此是公事”楊彪望著面露失望之色的兒子,又說道,“但也並非不可”

在教育兒子的問題上,楊彪一直都很猶豫。他喜悅於兒子的聰慧,卻又擔心兒子慧則易傷。

楊彪問道:“在你看來,我此去關東,是該從嚴還是從寬?若是答案讓為父滿意,帶你往關東一行未嘗不可。”

這的確是楊修沒有考慮過的問題,他明白父親既然有此問,那麼他無論是何答案,都要說一說利弊。

而他也的確聰慧,馬上就想到了幾處利弊。

然而卻是不同答案的。

從嚴必然能獲得主導此事的天子的歡心,但未免有酷吏的嫌疑,於名聲和後輩有礙。

從寬自是會有更多人滿意,但唯獨天子會不滿意。

答案關係到自己能否隨行關東楊修一時間越想越多,也無法決定哪一個答案更有利,倏忽間,他留意到父親勾起的嘴角,忽然有幾分明白了父親的憂慮。

他終究年少,不願認輸,然而越想卻越是糾結。

實際上,和楊修一樣察覺到朝堂動靜的人不在少數。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