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馬超絕不坑爹 作品

第239章 雒陽大興,錄尚書事!

  雒陽地區常有孩童傳唱童謠,曰:

  總百揆,馬驃騎。

  安民心,五條令。

  扶漢室,雒陽興。

  河洛吐符瑞,吉日臨高堂!

  與童謠一起傳遍關中的,還有馬超的名望。

  而今雒陽再興,關中地區恢復生機,所有的功勞最終都要記在司隸校尉馬超的頭上!

  如果不是當初馬超堅定不移地要遷徙戶口入雒,京師斷無這般景象!

  馬超的政策落實下來後,朝廷不僅有了人,還有了錢和糧!

  雖說朝廷頒佈詔令,免除百姓第一年的田賦和三年的口賦、算錢。

  但雒陽的商業稅、鹽鐵稅等都還是在的。

  四面八方的士子、豪族、商家聽說雒陽重新修建來到雒陽,他們的生活總會產生稅收。

  至於糧食,朝廷今年是不能收取田賦,可百姓租用耕牛、糧種、農具的錢總還是要上繳一點的吧!

  如此,朝廷得到的糧食雖然不能供給征戰,但維持官府良性運轉還是勉強能做到的。

  天子攜百官登北邙山,沉醉於伊洛盆地金燦燦的豐收景象。

  司隸校尉馬超在祭祀時,再次站到百官前列。

  天子當著眾人的面,指著山下綿延千里的麥田說:“此皆孟起之功也!”

  馬超叩首:“唯賴陛下聖明!”

  天子看著馬超恭敬的模樣,爽然笑道:“哈哈哈哈,愛卿不必過謙!”

  “大臣們常對吾說,國家大事,無過’賞罰‘二字。今雒陽欣欣向榮,你們說說,吾應該如何嘉獎孟起啊?”

  群臣面面相覷,不知說什麼。

  “怎麼?你們覺得不妥?”

  群臣又搖頭。

  雒陽重新繁華,馬超當然功勞卓著,不賞肯定不行!

  馬超卻在此時說道:“陛下,臣不過寬攬大局,朝廷的政策能實行好,下面的官吏們才是頭號功臣。您要賞的話,就請賞他們吧!”

  天子呵呵一笑:“他們,朕自然是要賞的。但愛卿你也不必委屈自己!”

  最後,天子乾剛獨斷。

  把馬超從守侍中的位子,提拔為錄尚書事!

  何為“錄尚書事”?

  “錄”暨“領”。尚書,指尚書檯、蘭臺。事,就是處理事務。

  馬超錄尚書事,意味著他今後可以插手蘭臺事務!

  之前,馬超只守侍中時,他雖然可以出入宮禁,隨時向天子諫言。但蘭臺一直由楊彪、趙溫等士人把控。

  蘭臺的職能是幫天子管理政務,這意味著趙溫他們可以通過蘭臺干擾馬超對司隸校尉部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