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陸預 作品

第755章 百姓愛戴

  即是沒有房產,那麼他的屍身也就沒地方安放了。

  知府衙門是辦事的機構十分莊重,這裡可不能改成靈堂。

  而且新任的知府趙振華馬上就要上任,若是將衙門某個地方改成靈堂,誰知道新任的知府大人會不會覺得晦氣而找那些辦事小吏的麻煩。

  吏部侍郎林從南雖然脾氣急,但為人其實還是很不錯的,且智商也不低。

  他屈於同情心及為太子黨籠絡地方官員的目的,於是向皇帝為葉連枝上了一道奏疏。

  於是乎,皇帝劉塬就下了一個旨意,將葉連枝的屍身拉到了大慈恩寺,去受那裡的香火。

  但問題是劉永銘並沒有去上朝。

  且那天夜裡枯木禪師來秦王府的時候,他還沒來得及說,劉永銘就已經趕去後院李琬瑢的房間去看水玲瓏洗澡去了。

  所以,劉永銘根本就不知道葉連枝的屍體不在長安知府。

  他去知府衙門當然就是撲了一個空。

  不過劉永銘還是見到了一個十分令他欣慰的場景。

  好一些百姓自發得到知府衙門的門前祭奠葉連枝。

  古人祭奠一定是伴隨著香燭與紙錢的。

  那些衙役好似對葉連枝也有感情,他們並不阻攔百姓們的行為,甚至幫他們從衙門裡取來了一口破鐵鍋出來。

  那口鐵鍋可不是用來煮東西吃的,而是用來在裡面燒紙錢的。

  衙役們還給百姓移來了兩張桌子。

  那些前來祭奠的百姓將自己帶來到的香燭、供果移上桌面,甚至還弄了一個簡易的神位放在桌面上供人祭拜。

  一名官員死後能被百姓如此祭拜,就已經很能說明他的官風了。

  葉連枝其實當上這個長安知府不過一年多兩年的光景,但是他為老百姓做的實事實在是太多太多。

  甚至為了百姓他都求到劉永銘的身上去了。

  劉永銘唯一的心結就是葉連枝曾經做過人販子頭目。

  他在看著那些百姓在簡易靈位前祭拜,他心中也就釋然了許多。

  至少劉永銘已決定不將葉連枝是人販子的事情說出去。

  之前劉永銘曾在秦王府大門外與步青雲說讓他到長安知府門前等自己。

  步青雲的確是來了,但他是駕著車從大道上來的,遠比走邊路的劉永銘要快得多。

  劉永銘之所以走路是因為長安知府衙門即在秦王府所在的永興坊之內。

  原本知府衙門是不在這裡的,而是在啟夏門以裡的第一條街坊通濟大街的街面上。

  大明宮是在長安城最北方,而長安府衙則可以說是在長安城的最南邊了。

  前朝周室太祖為了方便自己對長安知府的問詢,將知府衙門給移到了永興坊。

  因為長安城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多時候長安知府是最瞭解的,太遠的確是不太方便。

  而且原本的地方也太小,不夠氣派,所以才被遷移了。

  步青雲駕車到了衙門口卻沒看到劉永銘,於是便向衙役打聽了一下。

  他沒打聽到劉永銘的下落,卻打聽到了葉連枝的屍身在大慈恩寺裡。

  步青雲覺得劉永銘可能是自己僱了馬車先到的長安知府衙門,而後聽說了葉連枝的屍身在大慈恩寺,就獨自去大慈恩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