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銘陸預 作品

第584章 三萬擔糧

  當卓英把東西接過去以後,那安備便軟倒在殿牆的一邊,先坐著休息一會。

  在紫宸殿外等著的眾人連忙將安備圍了起來。

  他們七嘴八舌地問著什麼,但安備只是去拿聖旨哪裡會知道聖旨的內容。

  眾大臣怎麼問自然也是問不出來的。

  正此時,卓英捧著一道聖旨又從紫宸殿裡頭走了出來。

  眾人又馬上把目光聚集到了卓英的身上。

  卓英說道:“戶部侍郎李裕接旨!”

  眾人一見開始傳聖旨了,都連忙後退。

  唯有李裕一人沒有退,反而是向殿門前走了幾步。

  李裕向殿門一跪,說道:“臣戶部侍郎李裕奉旨聽宣!”

  “授戶部侍郎李裕兼為河南轉運使,撥領內務府白銀十萬兩,籌備賑災輜物,三日內必先要籌備至少三萬擔糧!”

  “臣領旨!”李裕說著捧起了雙手。

  卓英合上聖旨將聖旨交給了李裕。

  李裕站起來以後卻對卓英問道:“卓侍中,請問六爺是不是在殿裡頭?”

  李裕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聖旨上的三萬擔糧食。

  上一次劉永銘與李裕說好的糧食生意上的數目正好是三萬擔。

  而且聖旨裡讓李裕提錢的單位又正好是劉永銘管著的內務府。

  這兩者相結合,李裕便覺得這道聖旨十分蹊蹺。

  如果劉永銘在紫宸殿裡,那麼這道聖旨一定就與劉永銘有關。

  朝裡任何人想在三天之內在不動庫糧的情況下合法得弄出三萬擔糧食那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但李裕卻是可以做到,因為他真的有三萬擔糧食!

  李裕派人去了洛陽那邊接受糧食,他給自己心腹的指令的,接受到糧食以後馬上借給洛倉。

  雖然洛陽府受災,但李裕卻是深信自己的那三萬擔糧食一定平安無事。

  也許他今天早上也收到了從孟津那裡發來的消息。

  八百里快馬雖然很快,但信鴿的速度也不低。

  朝廷沒用信鴿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效率,因為信鴿有時侯是會丟失的。

  國家大事可不能因為這樣的意外而導致大事,所以統一使用快馬。

  但李裕卻是可以用的,他不怕信鴿丟失也不怕消息洩露,畢竟還可以用暗語寫。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這道聖旨幾乎就是白給李裕的功勞!

  若不是劉永銘在裡頭幫著自己,那又會是什麼呢?

  但卓英是不明白李裕的目的何在的,自然也是不好回答。

  卓英只說道:“李侍郎,我就是皇上身邊一個伺候的小人物,皇上交待了,今日事多,凡事不要多嘴。我裡頭還有事,您隨意。”

  卓英說著便又回到了紫宸殿裡。

  李裕見得卓英進去,拿著聖旨正要走,那丁成儒連忙將李裕給攔了下來。

  “李侍郎!”

  “哦,丁部堂有事?”

  丁成儒連忙道:“有看到厲侍郎麼?有幾天沒見到他人了。”

  李裕應道:“不是告假了麼?”

  “怪就怪在這裡,告假的條子是宮裡侍中送來的。”

  李裕憂心忡忡地道:“丁部堂,這事您得問那位送條子的侍中去呀,下官可不知呀!下官現在可比你還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