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482章 萬邦來朝


                 “行了,別拍馬屁。”張天道,“通商只是其一。”

  “光有通商還不夠,還得交流。”

  “中原王朝此時雖然領先世界,卻不可固步自封,驕傲自滿。”

  “不但要將中原文化傳播過去,也要對西域諸國的領先之處取長補短。”

  “如此,才能夠長盛不衰。”

  說到這裡,張天想到了後世的大清。

  其實,早在清朝最鼎盛的康熙朝,就已經知道外面世界的變化。

  傳說康熙還學過微積分,瞭解過很多歐洲的科學技術。

  從清朝的欽天監就可以看得出來,裡面聘請了多位外國傳教士,參與天文觀測和曆法修訂。

  可見,以康熙為代表的大清高層,不可能不知道外界的變化。

  只是為了自身統治的穩固性,強行實施“閉關鎖國”的政策。

  致命華夏遠遠落後於世界,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歷經百年屈辱。

  如果從康熙朝開始,甚至不需要朝廷推動,只要不閉關鎖國,讓民間自由交流,有識之士就可以迸發巨大的能量。

  由於自己的蝴蝶效應,張天不知道未來歷史會如何走向,還會不會出現類似大清的朝代。

  但這顆開放的思想種子,卻要就此種下。

  徐聞道:“仙師,據弟子所知,西域諸國,愚昧野蠻。”

  “難道還能夠影響到中原王朝?幫助中原王朝長盛不衰?”

  張天道:“切莫小看天下諸國。”

  “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只要有契機,都可以創造出令天地顫抖的文明來。”

  此時的歐洲還處於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在中原人看來,跟野蠻人差不多。

  但誰又能想到,度過了這段最黑暗的時期,西方會創造出那麼多難以想象的文明和科技。

  當然,華夏也不弱於人。

  後世歐洲人看到大清末期的民眾,愚昧、無知、麻木。

  甚至很多人斷言:這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

  豈料華夏度過了短暫的混亂後,在21世紀穩穩地重回世界之巔。

  著實令西方諸國驚掉下巴。

  這種歷史大勢,不是幾項具體技術可以決定的。

  影響更多的,是一個民族的心氣和韌性。

  張天就算想有著遠超眾人的千年視角,也不能完全操縱未來的歷史走向。

  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為後世布一下局。

  聽張天這麼一說,徐聞不由得也重視起來。

  拿出紙筆,將剛才的話認真記錄下來。

  隨後。

  蕭塔不煙、耶律夷列又與徐聞商討了一些細節。

  然後迫不及待的開始書寫國書,派使團前往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