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451章 修仙的科學理論


                 這四種力,是後世前沿科學已經確定的四種基本作用力。

  是物質間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又稱為宇宙基本力。

  後世觀察到的所有關於物質的物理現象,都可用這四種基本力解釋。

  可以說,這是人類尋找到,最接近宇宙本質的力量。

  如果人類真的能夠修仙。

  那麼,與其尋找虛無縹緲的“靈氣”,還不如將目光對準已經確定的四種宇宙基本力上。

  靈氣曾經有沒有不知道,但四大基本力,卻是已經驗證,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

  只要掌握其中一種,都能夠擁有毀天滅地的能力。

  其中,弱相互作用力和強相互作用力,都是作用於原子核之中。

  能夠觸及原子核層面,代表著已經能夠利用核能。

  現實一點的,有後世製作的原子彈,核反應堆,粒子加速器等尖端技術。

  科幻一點的,《三體》中提到的水滴,其基本原理就是強相互作用力。

  一旦可以利用強相互作用力來製造物品,那才是真正的無堅不摧。

  不過,這兩種力只存在於微觀層面,很難直接利用得上。

  九重天上面倒是有核反應爐,但張天可不敢借助核動力來修行。

  另外兩種就較為常見了。

  引力存在於宏觀天體之中,在日常生活能夠非常直觀感受到。

  例如樹上的蘋果會落在地面,人摔倒了會往地面撲。

  引力除了會賦予物質重量外,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

  那就是無視限制,可以貫穿所有已知的緯度,包括時間。

  原理也很簡單,那就是——引力的本質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彎曲。

  將引力視為一種力的,是牛頓的經典力學。

  但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已經證明了,引力就是物體對周圍時空的彎曲造成的。

  在後世科普引力本質的展示中,最經常用到的一種裝置,就是一塊拉伸的布,中間放著一個圓球。

  圓球下墜,會將布周圍壓成一個彎曲的曲面。

  任何圍繞著這個曲面物品,都會朝圓球掉落,看起來就像是一種“引力”。

  但科普始終是科普,這種科普裝置只解釋廣義相對論中描述的“空間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