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391章 開始鬥法


                 岡仁波齊山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一覽眾山小。

  周圍的其他山脈,要比岡仁波齊山明顯矮一大截。

  朝聖者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遠遠就能夠看到岡仁波齊獨特的山貌。

  北邊幾乎壁立千仞,如同刀削,陽光較能照到,卻少冰少雪。

  南面是一個陡峭的斜坡,常年積雪。

  斜坡上有一道凹槽,從山頂直洩到底,腰部有幾條橫紋。

  正好組成了那個著名的“卍”符號。

  “卍”符號覆蓋著一層冰雪,在朝霞的映照下,金光熠熠。

  加上此時正值夏季,表層的冰雪在陽光照射下,蒸騰起陣陣水汽,整座山朦朦朧朧間,更顯神聖!

  “阿彌陀佛……”慧圓大為感動,“今生得見須彌山,死而無憾已。”

  說著,和同弘願大師等其他和尚,邊走邊唸經。

  岡仁波齊山,在佛教之中又叫須彌山,代表著這個小千世界的中心。

  其他教徒,亦是虔誠地邊走邊念著自家的經義。

  岡仁波齊神山在他們的教派,自有寓意。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例如脫胎自原始苯教的雍仲苯教,傳說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

  而在耆那教中,岡仁波齊則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天竺教則認為,他們的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這裡。

  若是以往,還會有很多人從瑪旁雍錯一路向岡仁波齊山三步一拜,跪拜過來。

  但今天是東方中原人士與吐蕃密宗的鬥法日子。

  密宗和吐蕃貴族早早就宣揚開來,希望鬥法贏了之後,藉助天下宗教的力量,將中原三家趕下高原。

  無論是教徒還是朝聖者,畢竟是人,如此大的熱鬧豈能不湊?

  尤其是中原王朝,絲綢之路名揚西域。

  連遠在歐洲的宗教,都知道東方有一個富饒、強盛的國家。

  但是,因為地理、宗教文化等原因,中原王朝很少人來岡仁波齊,更別說與人鬥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