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逼我做神仙 作品

第29章 暗示來暗示去


                 此話一出,秦長史臉有喜色,知道郭將軍有意。

  郭將軍之前為了城外百姓,甘願冒險出城作戰,阻擊胡人的雜軍。

  可見郭將軍心繫百姓。

  光憑這一點,就比朝堂上的安佑帝好太多。

  加上郭將軍本身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名將,否則南安朝也不會派他來鎮守襄陽城。

  如果郭將軍能夠成功取而代之,漢人復興有望。

  當然,兩人雖然暗示造反,但並不是今天晚上決定,明天馬上就揭竿而起。

  而是一旦下了決心,就要開始準備,等待時機。

  一場戰爭,尚且要籌劃數月之久。

  如果是大戰,算上後勤準備糧草的時間,甚至要數年之久。

  造反這種誅九族的危險行為,要準備的時間就更長了。

  晉朝的司馬一家,從司馬懿開始,到其子司馬昭,再到其孫司馬炎,歷經祖孫三代的隱忍,才最終奪得了魏國的江山。

  最後結束三國亂世,統一歸晉。

  可謂是歷史上造反派中最能苟的一家了。

  秦長史等郭將軍做決定,一旦開始,他就要獻計獻策,暗中準備。

  從軍隊到朝堂官員,要一步一步將適合的人拉入自己的勢力控制範圍。

  甚至還要偷偷豢養死士,以待起事。

  《晉書》中就曾記載司馬家: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隱藏三千壯丁而不被人發現,也沒人告密,可見需要花費多少錢財、多少心思?!

  這些準備,每一步都是巨大的風險。

  但凡任何一步洩露,引起皇帝的猜忌,恐怕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禍。

  而且,光有準備還不行,還得等待天時。

  如果南安朝國內和平、百姓安居樂業,無論如何準備,都不太可能成功的。

  只有在亂世中,才有那麼一絲可能。

  如今南安朝在天金國的欺壓下,風雨飄搖,天金國可能就是那個“天時”。

  特別是郭將軍鎮守著襄陽城,有著地利,甚至可以借“地利”來創造這個“天時”。

  正如後世的吳三桂,放清兵入關,也是製造亂世的一種手段。

  這個道理,秦長史明白,郭將軍也明白。

  秦長史之所以敢如此暗示,一方面是對如今懦弱的南安朝不滿,二是以史觀今。

  覺得郭將軍可能就是那個拯救漢人的天命之人,堪比光武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