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舉報

  這次的事情,要麼鬧大,鬧到縣裡去;要麼簡單處理,在公社內部低調解決。

  “是公社安排人來查的,瞭解的情況是有人告到了縣裡,縣裡安排給了公社的人員來檢查。”

  二叔做過一些工作,瞭解了不少情況。

  這個檢查有點意思。

  人人都知道,張子明跟公社的郭書記和劉副書記關係不錯,所以避開了到公社舉報這個環節,直接舉報到了縣裡。

  而縣裡的意思,也有些看不透。

  既然都知道張子明跟公社領導關係不錯,怎麼還讓公社自查呢?

  為什麼縣裡不直接來查呢?

  個體戶僱傭30個人,可不是小事。

  把張子明查辦了的話,可是大功一件。

  有些事情,張子明並不清楚。

  縣裡的一把手是個激進分子,對於包乾到戶、個體戶的政策,相當鄙夷。

  二把手呢,是個和稀泥的老好人,誰都不得罪,誰都不支持。

  三把手、四把手、五把手的想法都是一樣的,一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目標,對於當前出現的一些新現象,願意拿出時間來驗證。

  所以,才有了在瓶子村和大林寨村進行包乾到戶的試點。

  如果沒有三、四、五把手的堅持,估計試點還是幻想,還要等到一年。

  而這一次的檢查張子明服裝廠的事情,也是三位願意給張子明一個迴旋的餘地。

  雖然一直以來,三位沒有接見過張子明,但是從徐一民的口中,瞭解過很多信息。

  這一次,既想考驗一下張子明,也想驗證一下張子明想要發家致富的決心。

  這個服裝廠可是能夠帶動30位村民、30個家庭呢。

  與以往的國營企業不同,明欣服裝廠可沒有用過縣裡的一分錢一分貨。

  對於縣裡來說,什麼負擔也沒有。

  張子明跟著二叔一起進了大隊部。

  大隊部裡,劉副書記帶隊,老熟人了。

  “劉書記,添麻煩了,大熱天的,麻煩您跑一趟。”

  該打的招呼還是要打的,雖然氣氛有點沉悶。

  劉副書記是郭書記的心腹,與張子明的關係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