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 作品

第239章 漢國丟失孟津,楚漢鴻溝為界

 正當漢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時,誰也沒有料到,楚軍大將司馬欣竟然趁著漢軍不備,突襲並攻佔了至關重要的孟津關!鎮守此地的章丘將軍寡不敵眾,被迫退守到安邑城。 

 隨著孟津關的失陷,整個戰局瞬間變得對漢軍極為不利。漢皇對此深感困惑和不解——同樣都是自己手下的士兵,為何換作他人指揮時卻無法打仗,甚至連守住城池都成問題?然而,只要交到韓信手中調遣,就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就連擅長破陣殺敵的季布將軍,面對韓信精心佈置的圍追堵截戰術,最終也只能狼狽逃竄。當漢皇詢問其中緣由時,韓信不得不向皇帝解釋道:“陛下啊,請聽微臣一言。楚軍的精銳之師早已聲名遠揚。雖然我軍僅用三個月便滅掉了好幾個國家,並收服上百萬軍隊,但實際上這些士兵大多隻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罷了。如果能夠合理地調遣他們,可以讓敵軍疲於應對;但倘若指揮不當,稍有不慎讓敵人集中優勢兵力突破防線,那麼我們所設置的防禦工事也就如同紙糊一般不堪一擊了。” 

 漢皇問道:“韓愛卿,這是什麼道理?” 

 韓信回答說:“無他,高估了自家戰力而已。” 

 漢皇疑惑地問道:“為何這兵到了韓愛卿手中便能如此聽從指揮呢?” 

 韓信恭敬地回答道:“陛下,普通將領帶兵打仗時,往往會過度消耗軍隊的戰鬥力。這樣一來,若遇到強大的敵人,他們犯錯的空間幾乎為零。因為一旦某一部分軍隊潰敗,整個軍隊都會陷入混亂。而微臣領兵作戰,則以節省軍力為重。即便有一支部隊潰散,我也能迅速派遣新的將領頂替空缺。那些潰散的士兵還有機會重新集結整頓,再次投入戰鬥。所以說,敵我雙方交戰,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比較誰的戰鬥力更強,但實際上卻是在較量彼此的容錯能力。” 

 漢皇聽後仍感困惑不解,不明白什麼是容錯率。 

 韓信見狀,只好進一步解釋道:“陛下,兵書上曾言:‘十則圍之,倍則攻之’。這句話其實是告誡我們,在發起進攻之時,務必要確保有充足的兵力來彌補可能出現的漏洞。失敗並不可怕,關鍵在於能夠重新振作起來,再次出擊。而微臣所擅長之處,正是給予那些潰敗的軍隊重新整軍待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