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 作品

第175章 善惡皆為天地允,我心光明即可為

 秦子玉的靈魂彷彿歷經千萬年滄桑歲月般,在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如洪鐘大呂般的震撼下,接受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與淬鍊。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劍刃,將他的靈魂切割成無數碎片,然後又重新拼湊起來,如此反覆,直至最後融為一體。 

 曾經的那些偏執和狹隘,像是被一陣春風吹散的烏雲,逐漸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寬廣無垠的包容之心。 

 他開始學會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理解他人的苦衷與難處。 

 在這個過程中,秦子玉對於“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的領悟愈發深刻。 

 他意識到,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並非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而所謂的善惡,也不過是相對而言罷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執著於除惡務盡呢? 

 回首往昔種種,秦子玉不禁感慨萬分。多年來的風風雨雨,讓他深知一個道理:只要天下蒼生依然繁衍不息,競爭便永無停歇之日,而惡亦將隨之源遠流長,永遠無法徹底剷除。 

 然而,即便面對這無盡的黑暗,他心中的信念卻越發堅定——守護天下蒼生,維護世間正義! 

 秦子玉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句古老的格言——“人在做,天在看”。 

 這句簡短卻意味深長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黑暗的夜空,讓他心中湧起無盡的思考。 

 思緒紛飛之際,他腦海中浮現出《陰符經》中的一段神秘文字:“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這段經文彷彿一把鑰匙,開啟了秦子玉對修道真諦的領悟之門。 

 他漸漸明白,修道並非孤立於天地之間,而是要與自然相融共生、和諧共處。只有當人與天相互配合、共同發力時,才能奠定萬物變化的根基,實現真正的大道修行。 

 然而,對於修道的方向,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和選擇。有些人堅信道法自然,認為應當順應天命、順遂人心;而另一些人則主張人定勝天,堅信只有敢於挑戰天意、逆天而行,方能突破自我極限,成就非凡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