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日出的月亮 作品

第139章 關鍵在於組織能力

 “為此禹必須再次站出來,對多出來的土地進行合理的分配,這種分配能得到所有部族認同的方法只有三種。”蕭盼盼抬起自己的小拳頭,陸續豎起了三根手指,“公平!公平!還是tm的公平!” 

 嬴政皺眉,他覺得自己手上要是有一支能治理天下洪水的力量,絕對不會出現公平兩個字。 

 “從制度演變的角度來說,禹採取的土地分配方法,很可能是後來井田制的雛形。當然,禹能推動這樣的土地分配,根源還是在於他此時獲得的巨大威望和實際掌握的權力。同時,真正意義上的國家雛形也就此誕生了。” 

 孔子一邊聽,一邊將這段歷史流程梳理了出來。 

 “孔老師,您從這段歷史中看出來了什麼嗎?”蕭盼盼問道,但她也沒有等孔子給出回答,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文明誕生的根源是對生存資源的獲取,各個民族都是如此,誰能最早發展出適合獲取生存資源的文明體系,誰就能成為這個地區的主導力量。” 

 “體現著這一邏輯的代表人物就是神農氏和軒轅氏,神農氏靠農耕和醫藥得到各部族的認可,但隨著相關技術發展到瓶頸,這種認可被稀釋,神農氏無法以此來協調其餘部族的紛爭,甚至是其餘部族對自己部族的侵奪。” 

 “於是到了黃帝時,他發揮了暴力機構的作用。”蕭盼盼頓了頓,“同樣作為原始部族,黃帝為什麼能打敗蚩尤,拋開神話成分,根源恐怕就在於黃帝掌握了更高效的組織方式和人才選拔機制。比如在神話描述中的風后,力牧,應龍大概率就是當時輔佐黃帝的主要武將。” 

 “在《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兵書53家中,就有《風后》13篇,《力牧》15篇。可見這二人可能都是上古時代的兵學大家。兵書在你們的時代有多重要就不用我多說了吧,簡直就是武林秘籍加作弊密碼,孫臏因此還被龐涓害成了廢人。” 

 正在思考著自己為什麼會實現跨越時代壯舉的孫臏,聽到蕭盼盼的這句話,瞬間就背脊一涼。要知道他才剛剛收到龐涓的來信沒多久,他也正準備去魏國看看,畢竟師兄說有門路嘛。 

 現在他直接就換了個方向,而介於蕭盼盼劇透了秦國未來會一統天下,於是馬不停蹄的就開始往秦國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