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藕牛 作品

第206章 餐飲公司的安排

 因為食堂生意太好,原來於珍也跟江遠提過,是不是咱們考慮一下,到其它地方再開一個分店,那樣的話,一分為二,也能多掙錢,當然,餐飲公司也算變相擴大了。

 可是這個建議讓江遠給拒絕了,理由還是那個,不太穩定,不好預期,這個食堂能幹起來,有好多因素在裡面,當時鄧元元還花了不少心思用來宣傳,還借用了搏同情的手段。

 你要說再開一個這麼大的食堂,房租,裝修,用人等等,到時候萬一有點什麼出入,江遠身上還揹著一大筆貸款,那不成自找麻煩了,還是先可著這一個店幹好再說。

 就這麼樣,開分店的計劃就被擱置了下來。

 現在又發生了這一回事,於是於珍給江遠提議,既然開大的食堂風險沒法預知,那咱們開那種兩三個人的小快餐怎麼樣?

 “不是那種飯店,而是一個廚師,配兩個助手經營的小食堂,沒有早餐,只有中午和晚上兩頓,菜品就做八到十個。

 現在這些在食堂乾的不順心的人,就給他們外放出去,幹不了大廚,這些簡單的炒菜和半成品涼熱菜,那他們應該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樣一來,把這些人分出去,既能保證有足夠的新人能招聘進來,讓食堂的環境正向一點,也能讓人員進行相應的流動,不至於總產生這種“叛徒”的事情。

 同時,這些人開的分店也是給保龍餐飲公司擴大影響力的一種方式,在平昌的一些主要道口,小區外,一間十幾二十平的小店,就足以把店開起來。

 不用多,只要開上三十家小店,那就是一個成熟的品牌,連後續招聘安置的任務也能全部完成。

 最關鍵的是,菜品單一也沒有關係,大家不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也沒有學同一個菜。

 隔個十天半個月,就把這些人互相調換一下位置,助手還是那個助手,但菜單自然就換了,還能給顧客一種新鮮的感覺。

 連外送的範圍,也能根據這些“根據地”的位置,擴大配送。

 不好說一舉多得 ,但最起碼也算的上是花小錢,辦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