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藕牛 作品

第36章 期貨電子盤

 看著江遠無心再多交易,趙鳴芳主動收尾的道。

 “我們這裡的價格就是隨行就市,今年也是便宜了,你剛到山陽,是準備再看看?”

 江遠本來就沒有準備買蒜,順著趙鳴芳的話頭道。

 “嗯,我也是剛來,再瞭解瞭解,今天還得多謝芳姐你幫我解惑了,要不然我還一頭霧水呢。”

 趙鳴芳呵呵笑道。

 “我們就是幹這個工作的,多看看也好,如果你想買蒜的話就給我打電話,我幫你聯繫,肯定會方便一些。”

 說著把一張名片推到了江遠的面前。

 江遠拿過來名片一看,只見與早上收到的那個名片一個外相,就是換了一個名字和電話。

 江遠把名片收好道。

 “那肯定的,真要到交易的時候,還得芳姐多幫忙。”

 “好說,好說。”

 江遠臨走時又多掃了幾眼電子大屏,這才和趙鳴芳告別離開。

 雖然趙鳴芳的話帶有她自己的一些主觀意思,但一些基本問題上應該還是真實的。

 這也給江遠解釋了一下為什麼大蒜的價格在山陽會是這麼一個狀態。

 本來按江遠所想,這裡面肯定要有什麼事情,否則一斤大蒜怎麼也不能一塊多錢一斤,別人也不是傻子,還能看著錢不掙啊。

 現在江遠倒是理解許多,這明顯是供大於求,再加上大家被這種突來的價格嚇住了,下不下手就多考量一番。

 也就是那些自營自用和一些看好後市的大商戶們才敢趁機收貨。

 而且江遠還在趙鳴芳的話裡聽出來點別的意思。

 大商戶下場收貨,那肯定不是抱著求市場,拉高價格才收的。

 除了想賭一賭後市的高價,更主要的是大蒜是農產品,消耗品,數量再多也有個限制。

 如果這些大商戶把貨源控制住了,甚至只是控制了一部分,那整個市場上的價格就他們說的算了。

 到時候想掙多少錢,不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江遠要是有心,也可以入場蹭這些大商戶們的車,賺一筆。

 不好說穩賺不賠,但掙錢的概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