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修路!

 我劉備乃漢室後裔,豈能與你這樣的人為伍? 

 但劉備無法阻止。 

 劉備+禰衡,雙重宣傳,其影響是巨大的。 

 效果立竿見影。 

 這幾日來投靠的人,絡繹不絕。 

 其中就有戲志才。 

 三國志有“志才不死,郭嘉不出”的批語。 

 由此可見,對戲志才的推崇。 

 這波招賢,曹操可謂是血賺!. 

 兗州大軍,開赴長安。 

 這個時代,長途行軍,只能靠鐵腳板走。 

 騎兵只是少數,佔不到一支軍隊的十分之一。 

 從兗州走到長安,大約需要一個月。 

 這個時代所說的奔襲,雖是奇襲,但實際上,通常也要走上幾日幾夜。 

 坐在寬敞的馬車中,徐然被顛地七葷八素。 

 儘管蒲元特意改造了馬車,加了不少的防震墊子。 

 但車軲轆畢竟是青銅打造的,路面又凹~凸不平。 

 馬車在這樣的路上,根本跑不快。 

 這也是很多人不喜歡坐馬車的-原因。 

 突然, 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徐然心中產生。 

 修路! 

 在三國時代,修一條高速公路! 

 當然了,徐然構想的高速公路,只是承襲了前世的叫法。 

 他借鑑的是,高速公路快速同行的理念。 

 並不是要修前世那種,柏油路面的高速路。 

 畢竟,這裡沒有瀝青。 

 三國時代,交通運輸效率低下。 

 一方面是交通工具不行,主要以馬車為主; 

 另一方面就是路面不行,坑窪很多,通行效率極低。 

 若是遇到雨雪天氣,更是十天半月都沒法通行。 

 試想一下。 

 如果三國時代,有了硬麵的高速路。 

 不論是運兵作戰、輸送物資,還是傳遞信息。 

 其速度,無疑都要快上數倍! 

 尤其是對於打仗而言,助力極大。 

 以兗州為例。 

 兗州下轄六郡,面積約有後世的一個省那麼大。 

 如果兗州北部遭襲。 

 要從南部調兵支援,那麼最少也要走上五天時間。 

 而若是有“高速路”通行,日夜兼程的話,只需一天一夜即可! 

 兵貴神速。 

 若是神兵天降,定能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奇襲的要義,就在於一個“快”字。 

 以往,往前線押運糧草物資。 

 往往一萬石糧草,到了目的地,就剩下了五千石甚至更少。 

 就以此次征討長安為例。 

 從兗州出發時,押運的糧草足有四萬石。 

 但實際上。 

 長安之戰,曹操計劃準備的糧草是兩萬石。 

 多出的兩萬石,就是用於路上消耗的。 

 而若是行軍時間減少一半,就能節省一萬石糧食! 

 那麼出發的時候,只需要押送三萬石糧草上路即可。 

 而且,少押送一萬石糧食,路上會輕快很多。 

 “嗯,等打完長安後回到兗州,要儘快開始修路!” 

 徐然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 

 泥土路起伏不平,馬車上下顛簸,搖搖晃晃。 

 徐然斜靠在車廂中,感覺眼皮越來越沉重了…… 

 到了第25日。 

 滿寵的密探,終於返回了。 

 而且,傳回了驚天消息! 

 這是徐然安排,提前進入長安城打探消息。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李傕郭汜背後的高人,終於查清了,竟是失蹤已久的李儒! 

 當日董卓洛陽兵敗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