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心辰 作品

第410章 戰術計劃

 陸野乘坐的越野車在距離霍利卡大橋十公里外就停車了,全員下車步行。

 歌林充當尖兵,在前方50米左右快速前進。

 大概是因為她特性可以一定程度減輕自身的重量,所以在這片泥濘的沼澤地裡前進速度極快,甚至陸野都跟不上她。

 原本肥沃的原野,在霍利卡大壩洩洪之後變成了泥濘的沼澤,車輛很難快速通過。加上四周長滿了茂密的雜草,倒是給他們的夜間行軍提供掩護。

 步行一個多小時後,他們便在一個原本的加油站路口的位置看到了共和軍率先渡河的先頭部隊。

 依託旁邊的山體地勢,這支先頭部隊已經構築起一片防禦工事,將路口和加油站利用起來,並向兩側延伸,形成了一道500米長,兩層陣線的前沿陣地,目測駐紮了有三個連的人員。

 陸野帶隊,將對方的人力和武器裝備觀察清楚便退了回來,沒有嘗試接觸交戰,而是遠遠繞過,向霍利卡大橋的方向繼續前進。

 這是小林當時提出的作戰計劃的關鍵一部分:

 繞過先頭部隊,直僕橋頭陣地,嘗試在橋頭位置站住腳,一方面阻擊對方的渡河部隊,同時沿著河擴大防禦,核心目標是儘量將戰場鎖定在大橋,通過河道限制對方裝甲部隊的展開。

 這當然也就封鎖了先頭部隊的退路。

 至於先頭部隊的反撲或殲滅,陸野這支尖銳小隊暫不考慮,這是打算留給後面的常備軍的。

 這也是小林計劃中最精髓的一部分,讓處於腹地的橋頭部隊像一個鋒利的魚刺,卡在敵軍先鋒和中軍之間,這將最大程度的牽扯敵方的注意力,讓你進不得、退不得,只能形成纏鬥,這樣就可以為後續作戰爭取更大的機會。

 當然,這也是最危險的部分,必須由陸野帶領戰力最強的魔女隊來完成。

 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抹黑行軍,眾人終於抵達了霍利卡橋頭。

 橋頭原本有一個小型村落,早就被洪水夷為平地了,僅有一些斷壁殘垣,能夠提供一些有限的隱蔽

 直到跟前,眾人才看清預設戰場的模樣:

 霍利卡大橋,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橋,兩層設計,上層路面是公路車道,下層是鐵路鐵軌,全場1.1公里,是一座早年建造的橋樑,距今已經有九十多年的歷史,曾經因為水壩洩洪有局部的損壞,後來在維和軍進入魯西時期修復過。

 如今來到橋樑近前,還能看到橋體和公路路面有著不少修補翻新的痕跡,倒是下層鐵路部分還相對完好。

 共和軍在橋頭也留守了兵力,人數不多,大概一個排的兵力,陸野沒有驚動他們,而是在外圍駐紮休息,一邊觀察對方的駐紮情況,提前進行火力安排,同時根據現場情況完善制定這支纏鬥小隊的防禦計劃,為接下來的阻擊作戰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