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送傘人 作品

第62章 勞動模範範文宇

 那麼說了這麼多,勾軍和清軍到底是啥呢? 

 眾所周知啊,祖孫三代都當兵,肯定會有人逃跑啊,就算防的嚴,十幾萬的邊軍不可能都防得住。 

 再加上還有最主要的,打仗肯定要死人啊! 

 比如說某一軍戶家裡面三個人參軍,跑了一個死了倆,那麼這一家沒了,該咋辦呢? 

 誒,由這個官府派人到該軍戶的原籍去勾補他的親族來頂替。 

 所以朱棣打仗的那幾年,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你人在家裡待的好好的,然後莫名其妙來了一隊官兵,然後把你帶走了,然後你就參軍了,然後,你兒子,你兄弟,你兄弟的兒子,就全都成軍戶了。 

 然後,你們家基本就算是廢了。 

 根本沒有道理可講。 

 所以別看老朱一心為民,他這個腦子是真不太好使,應該說他的初衷其實就不是為了百姓著想。 

 要知道,不管是廢除宰相還是軍戶制度,最終受益者其實都是皇帝,也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 

 這也是明清皇帝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實際上,他老朱的確是變了心了。 

 不可否認,在官員、皇族和百姓之間,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百姓。 

 那麼在百姓和他自己之間,他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自己。 

 在這一點上,同樣是為百姓著想,他和他那個胖孫子差得遠了。 

 鍾年每每想到此處,都要在心裡面痛罵一頓老朱。 

 就因為這軍戶制度,他江寧縣根本就沒有多少勞動力。 

 不是去種地就是去當兵。 

 其實大明的海禁並沒有和清朝那麼嚴格,講道理,不應該一直到1644年,僅僅只是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出現必須在經濟上具備兩個條件。 

 簡單來說,一個是有充足的失去生產資料且有人身自由的勞動力,第二個是在少數人手中具備了一定規模的貨幣資本。 

 就勞動力這一塊,大明就永遠不可能邁入資本主義。 

 這和海禁沒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