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yu續 作品

第1806章 圈子

 這個就是人心人性。 

 而這個,晚凝是懂 的。 

 那些大夫會怎麼做,晚凝自然不會過問。下次需要大夫之時,朝陽街所有的大夫,幾乎都會一呼百應地來。畢竟各行各業的圈子其實都具有封閉性,排他性,你不是那個圈子裡面的人,對待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圈子的最好的處置應對的方式就是厚道、尊重。 

 這個或許也是葉楓離開陽明書院,卻放心將家交給晚凝的原因吧。 

 此刻小滿既然已經康復,葉楓自然同意去幽冥府住上幾天。估計這些日子,任小瑾會陪著孩子多一些,自己都不一定能看到她吧。 

 當然若小滿還沒醒,葉楓自然要第一時間趕回去,畢竟晚凝那四個丫頭還在一直照顧小滿。 

 葉楓感知了下小滿周身,並沒有發現什麼異樣。看來只要自己不動用如意棍的力量,小滿就不會有事。小滿和如意棍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只能等自己回去再處理了。 

 至於現在,自己還是先把眼前的事情給處理好。 

 。。。。。。。。。。 

 記住我一句話,不要輕視、不要輕易得罪任何一個你不熟悉的圈子。 

 。。。。。。。。。。 

 既然說起圈子,我們就聊一聊一個古老的圈子——史官。 

 而說到史官就有一個好玩的話題:古代的皇帝、權臣為什麼不殺史官? 

 直接說結論:古代的皇帝、權臣不敢殺史官。 

 上一個殺史官的權臣崔抒名聲臭了幾千年到現在都還沒幹過。而你要知道,即便是謀朝篡位,不過也就幾百年就沒人說了。 

 但是請注意,我用的是古代,這個時間節點大概以唐宋為界。 

 要說清楚這件事情,就必須從頭說,史書都是人編寫的,大致上可以分為:正史和野史。 

 所謂正史就是那些史官所編寫的歷史。史官,有官這個字,自然是在朝堂為官,簡單的說,他們寫的歷史,是屬於官方流傳的歷史。 

 而野史一般是指流傳在民間的傳聞。其中不乏有真實的歷史事實,但也有道聽途說,添油加醋的虛偽的傳聞。 

 這二者可以說是相互對立矛盾,卻又互相依存的關係。 

 那麼我們來做個代入想象:假設你是皇帝,你做了一件錯事,很不光彩,但是你手下的史官如實記載了,你怎麼辦?那麼就按照你想的那樣做——那就殺了吧。很好殺了一個還有第二個,殺了第二個還第三個。 

 在古代,修史是以世家傳承的形式記錄下去的,當然傳承的是正史了,誰沒事傳承野史啊。畢竟歷史的文筆不在乎多麼精美,但是一定要連貫和傳承,不能斷代,為此這些世家都有一系列的手段。具體手段就不在這裡展開論述了。 

 簡單的說,你要想掩蓋下去,光殺當朝為官的那個人是不夠的,你要誅連九族,一個都不放過才行。但那還只是一個世家,古代修史的世家可不只是一家,每一個修史世家的背後都有大門閥撐腰,或者那個修史世家本身就是一個大門閥。 

 你有那個能力殺得乾淨嗎? 

 唐宋之前,寫史書的人都奉行著“君舉必書”去寫歷史的,還是能做到秉筆直書的。只要你君王幹了,我作為史官就一定要如實去寫,殺了我也沒用。最典型的就是崔抒殺史官。太史四兄弟因此名垂青史,成為歷代史官的偶像和楷模,而崔抒被罵了幾千年都還沒消停過。 

 你如果真的大開殺戒,那麼對於史官而言,他們只會覺得,“終於輪到我名垂青史了!” 

 好吧,退一萬步講,我當你非常非常厲害,把所有寫正史的人,也就是世家都殺乾淨了。你以為就消停了嗎? 

 我告訴你不會的。 

 還記得我說過歷史分為正史和野史嗎?正史沒了自然就剩下野史上位了啊。 

 畢竟對於後世修史之人而言,幾百年前的“一頭霧水”的空白歷史,和幾百年前的當時民間流傳的野史,你覺得後世修史之人,會不會參考下野史呢。 

 這裡要告訴你們的是,野史的最大特點就是它不一定保真,但是絕對夠“狂野”!它就像可樂薯條一類的垃圾食品,口感爽,健康從來不在它的考慮範圍。但是正因為它口感爽,所以傳播性極強,你看看中國多少肯德基、麥當勞、華萊士了? 

 舉例來說,歷史上被噴得相當慘的司馬家,當初司馬昭當街弒君,那是大罪名。你當司馬昭不想掩蓋嗎?但是他不敢殺史官,因為正史上最多記載“昭當街弒君”這五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