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際的風采 作品

第83章 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未來

 當時開國後期,周文王之所以敢對於世家貴胄大肆抨擊,殺伐果斷,重用監天司,就因為這浩庭學宮培養出來不少有識之士,這也是他敢正大光明對抗世家的資本。 

 但是當他死後,新任周王廢除監天司,世家貴族的權利和生存空間再次得到喘息,作為曾經有資格取代世家地位的浩庭學宮,自然也遭受到了慘烈的報復。 

 可現在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以後,世家不僅沒有直接放棄這個學宮,反而將這個曾經立志造福天下的學宮重地變成了世家學子的搖籃。 

 他們大力支持學宮的發展,邀名師,著書立典,讓大周浩庭學宮的名聲不僅越來越響,更是成為了大周的一面旗幟。 

 只是他們的目的不再是取代世家,造福天下,而是變成了為世家服務,成為鞏固世家權利的最大育才基地。 

 從這裡畢業的學子,幾乎都是這些世家貴族的子弟,他們一個個成為地方上的官吏,執掌一方,也讓世家的權力變得更加具有威懾力。 

 而且相比於前朝的舉薦制度,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學子,對於世家的忠誠,那是那些半途相遇具有知遇之恩的人所無法比擬的。 

 朝廷,世家,京都,地方,彼此之間相互掣肘又相互依存,王與氏共天下不僅僅是一句戲言,更是權利上最切實的利益分配。 

 張宇航一點一滴的看著自己手中對於這個學宮的記錄,他心中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越看,越看不到希望,更看不到未來。 

 結合所有,他發現這些世家幾乎掌握了全部知識傳播的途徑。 

 不說別的,僅僅只是記錄知識的典籍,寒門甚至平民根本很少有接觸的機會。 

 窮文富武這是最大的謬論,對於一個家庭而言,讀書才是最耗費金錢的行當,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