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劍誅魔傳 作品

第六七八章 東臨蝶島

  簡單說來“無相”部分與通常內功法門較為相近,主強身與增益修為。

  但要想進入到“無相”的修煉狀態,須先具備“坐忘”的心境。

  是為“坐忘在先,後塵無相”。

  而“坐忘”細分有七層境界,「一敬信」、「二斷緣」、「三收心」、「四簡事」、「五真觀」、「六泰定」、「七得道」。

  在跌入陰陽穀目不能視的情況下,憂心於外部可能存在的威脅,姜逸塵幾次三番嘗試坐忘無果,連“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的敬信境都不得入門之法。

  卻因遠離世俗,得幸領悟了幾分斷緣與收心的心境。

  再有冷魅日夜督促習劍,姜逸塵在那段日子手持木劍,將所習劍法劍道演練得越發化繁為簡、返璞歸真。

  直至面臨“隨心所欲”易無生的生死相逼,姜逸塵強行散功,先舍而得,得以叩開《無相坐忘心法》的法門,並一步登臨“簡事”的坐忘心境。

  借道凝露臺,姜逸塵觀詩天畫境之地有感,一舉頓悟,入“真觀”心境,更將心法託入第五重。

  而今內功境界已處第七重,坐忘心境卻仍原地踏步,蓋因此拖累了內功進境。

  倘若教人知曉了姜逸塵竟是如此作想,勢必氣煞人也。

  畢竟在“真觀”心境下常能先鑑善察,究儻來之禍福,詳動靜之吉凶,乃至從一餐一寢中有所感悟而有所進益。

  就像姜逸塵能從乘風之葉中體會到輕靈之巧,在輕功造詣上步步攀高,躋身當今江湖前列。

  又譬如眼下,他在體悟自然之時便輕易進入了一種玄妙的修煉狀態。

  他的內息運行周天跟隨著潮汐律動、和諧共鳴。

  潮退時,內息舒緩地退入四肢百骸。

  潮起時,四肢百骸的內息匯流成川,有力地衝擊著要穴竅門。

  只可惜似乎差了些什麼。

  是心境不夠?

  “夫定者,盡俗之極地,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形如藁木,心若死灰,無感無求,寂泊之至,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

  姜逸塵心下默唸著“泰定”心境的口訣,遺憾搖頭,暗忖道:“清除一切俗念,談何容易?若非心存執念我也無法走到當前這地步,沙慶雖死,紅衣教雖不存,但這天下……”

  心念至此,姜逸塵微微怔然,而後又是一番自嘲,不知何時他這天地間的小人物竟也把“天下”二字放在了心上,他學會了放下,卻還無法不刻意地去追求靜心,哪怕此時。

  如此,既無法“泰定”,又談何“得道”?壹趣妏斆

  啊嗷~

  哈哈哈~

  呵呵呵~

  沙灘上幾個姑娘和孩童們清脆悅耳的笑鬧聲恰逢其時地鑽入耳蝸。

  姜逸塵尋聲將視線從海浪上挪向沙灘邊。

  他沒刻意運轉真氣附眼,是而所見之景極為模湖。

  只能眯起眼結合著那些歡聲笑語去看去想象那兒該是怎樣一副畫面。

  但見端莊成熟如万俟夫人也和其他姑娘們一樣不顧形象、無畏衣衫溼透,學著那些漁民的孩子們張開雙臂,或揹著或迎著衝岸而來的滾滾浪濤,被一次次拍入海浪中,一次次爬起站起,樂此不疲。

  “浪起於微瀾,卻能通過層層遞進的浪潮,捲起吞沒乃至摧毀船隻的巨浪。

  “這倒與洛兄的觀水論氣之說異曲同工。

  “厚積而薄發,難道是我的整體內功修為還不夠,是而無法憑此蠻勁去衝破境界?”

  姜逸塵思緒發散著。

  所謂水漲船高,《無相坐忘心法》為木系功法,倘使他所學的水系功法修為能再進一步,自也能推動《無相坐忘心法》再上層樓。

  可對他而言,《霜雪真氣》是修習內功的根本,是無可取代的。

  而《霜雪真氣》在有《陰風功》的相輔相成下,足可媲美一門不錯的中等功法。

  成於《霜雪真氣》,固然受限於《霜雪真氣》。

  他復何求?

  是不該太過貪心了。

  姜逸塵微嘲一笑,從修煉狀態中脫出。

  隨而聞見一道沙啞聲音傳來。

  “我很好奇,相認當晚,同睡一屋,你們做了什麼?”

  好半晌,姜逸塵才確認不是自己出現了神思恍忽,而是笑面彌勒在發問。

  確實,除了那天晚上之外,接下來兩天他們落腳的客棧房間不多,大家只能湊合著睡,姜逸塵沒有機會和冷魅獨處一間,那麼獨處之夜究竟發生了什麼,沒人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