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一 作品

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憂解難(二)

許蘭娟通情達理說:咱們家有許多重體力活也是他幫著乾的,確應拉他一把。

可是怎麼拉?集思廣益,終於商量出了辦法。

胡祥偉與潘祥雲一起,帶上縮食的十斤米及五斤胡蘿蔔幹加上半斤糖,加上一些米粉及雜糧粉送翠萍回家。翠父翠母見了這稀缺物資,只見漸漸地在長大發光,如寶石般珍貴。兩人泣涕如雨,不敢接。

胡祥偉解釋:農村青黃不接,在這擋口一般人還能應付,能挺過去,像翠叔這種大胃口大力氣的男子漢就難滿足,翠叔是重點保護對象,只有大家伸出援手,才能使頂樑柱不倒。我們家我與妹妹及母親三人都是國家定量,況且不參加體力勞動,加上熱量比農村稍高一點基本還能應付,我們三人每人每天省一兩米,一天就是三兩,把這三兩加給翠叔,他身體會好轉,他能勞動了,還有勞動糧,還能開墾荒地生產自救,就能挺過困難危機了。

翠萍也講了兩位奶奶把樹皮草根細做,精粗搭配善於做無米之炊的事。

可是三人還是不領情不肯接。潘祥雲解釋:你們放心吧,二位奶奶填飽肚子的辦法實在多,餓不著我們,這胡蘿蔔是我媽媽在供銷社買的不要糧票的內部物資,我奶奶說了,今後我家的重體力活還要依仗翠叔翠嬸呢,我們每月省十斤給你們不足為奇,不成敬意,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你們不肯接是否今後不願幫我們了?

翠媽憂心忡忡,處心積慮說:可是我家欠你們的太多太多了,我們還不起啊!

胡祥偉開宗明義:從十多年前咱們相遇而互相保護,及許奶奶收留了你們,咱們二家已是剪不斷理還亂,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話說到這份上,翠叔與翠嬸感到不好意思了,只得沉甸甸地接過。

接著胡祥偉又拿出一個沉甸甸的小布袋,棒出一把說:這是我二位奶奶在放開肚皮吃飯時,把食堂剩下倒掉的飯偷偷拿回家曬成的飯幹,如今可以泡後燒粥。

潘祥雲也拿出了一隻布袋,打開後說:這是去年我家二位奶奶在秋收後的田埂上及田中打撈的穀粒,別看泥沙多穀粒少,但還可以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