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一 作品

第十一章 民主協商

潘偉珍通情達理說:可這畢竟是一件重大事情,最也不能像上次那樣不辭而別乞討回家,做事一定要幹得漂亮,咱們小孩畢竟想法不成熟,辦事會有閃失。我到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祥迪明急忙問:什麼辦法?

潘偉珍眨著眼說:晚上你看吧。

吃過晚飯撤席後,潘偉珍提議:咱們再坐一會,弟弟想父親及哥哥了,想回家,可他與許姨都不好意思提出來,今天咱們討論一下,這事怎麼辦好?

話音剛落,潘偉忠說:已半年流落在外,思鄉思念親人這也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支持他們,可是祥迪明家鄉所受的是多災併發,洪水浸泡達三個月之久,大批房屋倒塌沖走,在這極其嚴重的災害面前,首先你們要搞清楚你們還有家嗎?要重建家園需要花多少精力及成本?有這精力及成本嗎?就是你們的田還完好,可播種後要半年才能產糧食,這半年你們吃啥?還要搞清楚親人在哪兒,是否已經到家?千萬不要想得天真,一意孤行,我看還是搞清楚後再作決定吧?

潘偉忠畢竟是中學生,寥寥幾句就說到了點子上。祥迪明及母親沉默不語。

緊接著潘佳良說:睜眼看,難民都往這裡來乞討,多的時候一天要經過一百多個。況且年年有,可是從我懂事到如今已經四十年,我們這裡卻沒有遇見災荒,二地相差甚遠,這裡是江南富堯之地,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既然你們有了比家鄉更好的落腳地,那何必再往低處流呢?你們可以換-種生活法,移民。也就是把家從自然災害頻發區移到少災患地,當然想念親人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們也許已經返鄉了,你們可以回去看看,反正現在已通車通船,六天能往返了,勸他們一起移過來。既然回家也要白手起家,重建家園,還不是在這裡建家園,我們還可以助你們一臂之力。還有一種辦法是我代你們寫一封信到老家,告訴他們你們在這兒生活得很好,並告訴他們地址,讓他們接信後來這裡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