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貪財好色怎麼了?




典滿說,等我稍微想一下,好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荀彧聽後,眼睛都直了:“這首詩雖然語言質樸,但有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蒼涼悲壯,大氣磅礴。看來子舒不是文采出眾,而是有著絕世的文采!”



他想,這孩子要是能把才能,用在正經地方就好了。



“對了,荀令君,雖然在下不才,但是福報上除了政策和文學這兩塊的內容,剩下的關於廣告和其他的部分,能否交給我來把控?畢竟自家也有些產業,對於商業之道我更為熟悉!”



荀彧點頭同意:“這福報本來就是你的主意,以後這副主編的位置就由你來當。”



典滿心中想,本來辦報紙也是為了廣告的收益,但是能傳播信息,自然會有妙用。



他心中的佈局又多了一塊版圖,涓酒和福紙是製造業,是實業。歌舞坊和福報是娛樂業和文化傳媒,換句話說是沒有重資產的商業,重資產和輕資產兩種商業並行,雙管齊下,更為保險。



“只是……這報紙的推行,還有兩個難題擺在面前!”荀彧提出著自己的觀點。



“荀令君但說無妨!”典滿虛心地請教著。



“第一,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抄寫或者拓印,兩樣無論哪種,恐怕就連朝廷都出不了那麼多人手!”荀彧眉頭緊鎖。



“第二,能認字的人現在十個人中最多一兩個,普通的老百姓,都在為生計辛苦著,真正能認字的人少之又少。”荀彧解釋著。



典滿一想,是啊,步子邁大了,這個年代只有拓印,是漢靈帝時期發明的,還沒有活字印刷呢,他想當然地認為了:“第一個事情,我可以解決,人力成本可以減少很多。到時不用那麼多的人力,就可以批量的生產。”



“第二件事嘛,我回去再琢磨琢磨,普及文字的方法應該也是有辦法的!”典滿心想,咱畢竟現代文明的記憶加身,我還推行不了文字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