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知巷 作品

第八十七章 養傷

通過這些交談,兩人的瞭解越發深入,心靈的距離也越拉越近。

有一次,沈露在給顧承硯換藥時,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傷口,顧承硯倒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痛苦之色。

“對不起,我沒注意到。”沈露急忙道歉,眼中滿是擔憂。

顧承硯卻輕輕握住了她的手,搖頭說:“沒事,與你在一起,即使是痛苦,我也覺得值得。”

這句話,如同春風化雨,溫暖了沈露的心。

她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動容,卻又不知該如何回應。

兩人的目光在這一刻交匯,似乎有著千言萬語要說,卻又都化作了沉默。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情感愈發深厚。

他們開始懂得了彼此的沉默,懂得了對方眼神中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這份情感,雖未曾明說,卻比言語更加堅定。

就這樣,沈露與顧承硯在靜溪村中渡過了十幾天的時光,他們的傷勢慢慢恢復,心中的情感也越發明朗。

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尚未明確表達彼此的心意,但無疑,兩人的心已經緊緊相連。

這是一段在亂世中難得的溫情與寧靜,他們珍惜著每一刻的相處,因為都明白,一旦戰事再起,這段寧靜的時光也許就會成為永遠的回憶。

在這樣的日子裡,沈露與顧承硯的感情,如同靜溪村外那潺潺流水,雖無聲,卻深深地刻在了彼此的心裡。

在那段如詩如畫的日子裡,沈露與顧承硯彷彿忘記了外界的紛擾與戰火。

然而,好景不長,一日午後,兩人正坐在村頭老槐樹下,享受著夏日的涼風,村民們慌張的談話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倭寇又犯了!這次他們來勢洶洶,直撲我們這一帶!”一位捕魚歸來的老漁民氣喘吁吁地跑來,臉上滿是驚慌失措。

顧承硯與沈露對視一眼,心中同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顧承硯立刻起身,穩重地問道:“老伯,你可知道倭寇的兵力有多少?他們現在距離我們村子還有多遠?”

老漁民搖了搖頭,焦急地說:“具體兵力我不清楚,但據說倭寇的船隻比上次來的還要多,他們已經開始在沿海一帶肆虐,離我們這兒不過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