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庶與荀攸的謀劃

 荀攸和徐庶一般只有在議事時,劉鑫派人去叫,兩人才會來,今日可真是破天荒了。

 “將軍平定冀州已有四個多月了,如今我軍已據幽州、並、冀三州,又攻破高句麗、沃沮等之地,開疆拓土上千裡,天下人無不敬仰。”荀攸先拍了一通馬屁。

 “公達,你到底想說什麼呢?”

 “今陛下為西涼人所劫,西涼人以陛下的名義肆意妄為,致使我朝廷遭遇岸谷之變,綱常崩壞,人倫不存,天下諸侯無不漠視朝廷。”

 “正因為如此,朝廷已是名存實亡,可將軍仍是尊攘朝廷,維護大漢正統,然將軍自三年前被朝廷任命為徵北將軍以來,官職一直未升,將軍大功於此,朝廷豈能如此虧待?”

 劉鑫漸漸明白荀攸想說什麼了:“此乃李傕、郭汜之流欺壓陛下、掌控朝廷之故,非朝廷不為,而是不能為。”

 荀攸和徐庶自然知道劉鑫所言並非是實,因為劉鑫否定了沮授提出的南下救援陛下的意見。

 “並非如此。”徐庶反駁劉鑫:“李傕、郭汜兩人乃小人,為自己謀利不假,卻從未阻止朝廷做其他事。是以,李郭二人並未反對朝廷厚待將軍。”

 “將軍戰功顯赫,朝廷卻無任何封賞,乃朝廷所為。陛下年紀尚幼,掌控陛下的也並非只有李郭二人,還有朝廷百官。”

 “按我朝規矩,將軍如此戰功,朝廷官員應上奏陛下,請示封賞,然朝廷官員竟無人上奏,朝廷自然也不會封賞將軍。”

 “按元直的說法,當今朝廷,除了李郭二人之外,其餘諸臣皆為奸臣,我當早日提兵入長安,將此等逆賊一併剷除。”

 荀攸和徐庶只想證明朝廷不仁,劉鑫卻反過來為朝廷說話,讓兩人感到無可奈何。

 “日前,冀州曾有傳聞,袁紹被我軍所圍,便寫信給朝中官員,這些官員向陛下上奏此事,希望陛下出面調停將軍和袁紹的紛爭,陛下已然下旨調停,並派遣使者前來斥責將軍。只是在使者來冀州之前,袁紹已經敗亡,此事才會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