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未返 作品

第 41 章 五福晉41





說什麼這老五才剛封爵,老五福晉的尾巴就翹起來了,現在連你這個額娘都不放在眼裡,還什麼連請安都不來了之類的話,還明裡暗裡誇大福晉怎麼怎麼孝順。




宜妃自是不會受她挑撥,她和安清是什麼關係,哪裡是她們那些普通婆媳能比的。




但這會她才突然反應過來一件事,之前她只覺得這事是她們妯娌間別苗頭罷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她們這些做長輩的甚至還樂意幫著撐撐場子,總歸是後宮裡的那些事。




但若是理解為和太子妃搶風頭,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和誰搶風頭,也別和太子太子妃搶啊。




“回去告訴你們福晉,讓她好好養病就是,本宮這她不用擔心。”




宜妃雖在後宮行事向來張揚,卻也很清晰地知道個度在那裡,就比如以前宮中還有皇后、皇貴妃、貴妃時,她做什麼也不會越了她們去,即便是盛寵那幾年,她在她們面前仍是謙卑有加。




因為她很清楚,康熙是一個十分看重尊卑有別和禮法的人。




即便他再寵自己,但在心裡還是會認為皇后貴妃為尊,她為卑,不得僭越,這是祖宗禮法。




這個道理在他兒子們身上依然適用。




宜妃一直都明白這點,所以,她和惠妃她們不同,她向來沒這麼大的也野心,也沒想讓自己兒子同太子爭什麼。




反正老五有太后護著,就算看在太后這個嫡母的面子上,日後有什麼好處皇上也少不了他,她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這也是她當初千方百計把老五放在太后身邊養的緣故。




安清為了把這戲做的更逼真些,還真讓人去太醫院請了太醫過來看病,至於能否真診斷出什麼並不重要,反正她就說自己可能感染風寒了,假裝咳嗽幾聲,再說自己頭疼身子乏力即可,在宮中當差的太醫可都是人精,這點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是有的。




所以,結果自然也不出所料,太醫脈案上的診斷是五福晉偶感風寒,開了幾服尋常的治風寒的藥便告退了。




這也就是安清的目的,她就是公開折騰一頓,專門請太醫來阿哥所跑這麼一趟,也就是做做面子罷了,她甚至都沒特意交代太醫閉嘴,反正尋常人問不出來,能問出來的也就那麼幾個人,交不交代結果都是一樣的。




再說了,這事估




計也拖不了太久。




當天傍晚(),胤祺回到阿哥所?()?[(),馬祥便第一時間把安清生病請太醫的事稟報了。




但當胤祺急匆匆趕來正院時,安清卻正在大快朵頤地吃著春曉剛出鍋的炸雞。




因著對外稱病的緣故,那去御茶膳房提膳的飲食也不好太油膩,但人就是這麼奇怪,有時候越是不能吃什麼,卻偏偏就越饞什麼,這不,在經歷過一番心理掙扎後,安清覺得委屈什麼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肚子,於是便拉著春曉折騰起了這炸雞。




還別說,她這好長時間沒吃了這油炸食物了,這猛地一吃還真是香啊。




“爺,你來了啊,正好這炸雞剛出鍋,要不要一起來吃點?”安清秉持著有福同享的原則,熱情地招呼他一起。




胤祺雙眉微皺,靜靜地把安清從上到下打量了一番,瞧她這也不像是生病的樣子啊。




“你不是生病了嗎?”他問。




好的這麼快的嗎?!




安清“啊”了一聲,隨即反應到他這是知道自己下午請太醫的事了,忙擺了擺手,回道:“沒有,我裝的。”




胤祺懵了下,裝病?




不是,她好好的裝什麼病啊。




安清也沒同賣關子,朝著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來細聊,然後便把事情的始末言簡意賅地說了出來,還把自己得出的結論拋了出來。




胤祺聽完,整個人都僵在了那裡,似是覺得不可思議,“所以,你懷疑這是太子和太子妃設的局?”




安清點了點頭,回道:“不過,這只是我的懷疑,暫時還沒什麼證據,具體是不是的,還不好說。”




胤祺知道她向來不是隨意下決斷的人,既然敢這般說,那定是有依據的。




安清衝著他比了個大拇指,“果然還是爺懂我啊。”




接著,她便把自己的推測的依據說了出來,“你們真當在宮裡這好名聲是這麼容易就能出來的啊,旁的不說,就拿我來說吧,這之前我也算是頻繁去額娘和皇瑪嬤的宮裡了吧,特別是額娘那裡,有段時間幾乎是雷打不動地天天去,這已經算是頂頂孝順了吧。”




聽她提到這事,胤祺不由想到安清之前因頻繁去翊坤宮鬧出的烏龍,臉上不由染上絲笑意。




安清自是看懂了他眼中的調侃之意,不由也有些心虛了起來。




好吧,她那時確實是另有所圖,但是……




“你先別管我真實意圖是什麼,那在外人看來,我是不是就去孝敬額孃的?”




胤祺點了點頭,這還真是,畢竟,旁人哪裡知道這些內情。




“所以啊,”安清聳了聳肩,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你們可有在宮裡聽說什麼?”




毛線都沒有好嘛!




當然,安清也不在乎這些,虛名罷了,對她而言是最不重要的東西。




但太子妃偏偏就能在短短一段時間,因去寧壽宮頻繁了些,便能在這宮中傳出什麼賢良孝順的名聲,還說什麼太子沒娶錯人。









()扯淡吧。




不管是太子,還是他們這些皇子阿哥,哪個人的婚事不是康熙指得婚,這些奴才是不要命了嗎,還敢說誰娶錯了不成。




這擺明了就是有人在背後操縱,利用內眷之間的較勁心理和一個‘孝’字的重量,來引她們主動入局。




大多輿論都是背後有預謀的,人云亦云這事,也需要有人引著走才是。




至於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還是她之前說的那句話,人無事都上趕著要那好名聲做什麼,必然是有所求啊。




太子妃之所以要求好名聲,那是因為她是太子妃,一國儲君的妻子,未來的皇后!




那這賢名對她而言便是標配,代表的是天家形象。




或者說,這也是康熙這太子妃的要求。




安清進宮後,便一直聽說太子妃之前素有賢名,但卻從未聽說其他皇子福晉有過這東西,誰又能說這背後沒有康熙的默許和推波助瀾呢。




可如今眾位皇子剛被封了爵,他們的福晉便率先開始爭這些特殊含義的東西,還不惜和太子妃較上了勁,你說在康熙看來,這意味著什麼便顯而易見了吧。




有些東西界限很明顯,就比如許多皇家能用的東西,民間的人是用不得的,用了你就是僭越,要殺頭的,搞不好還要誅九族。